[發明專利]一種寬頻帶高增益RFID標簽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01301.X | 申請日: | 2016-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27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錢思遠;林先其;姜勵勤;効靜涵;李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Q1/22 | 分類號: | H01Q1/22;H01Q1/36;H01Q1/38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01 | 代理人: | 王蔚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寬頻 增益 rfid 標簽 天線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寬頻帶高增益RFID標簽天線,包括金屬貼片、介質基板以及RFID標簽芯片,在介質基板的上表面設有RFID標簽芯片,在所述RFID標簽芯片的兩側設置中心對稱的特殊形狀的金屬貼片,實現寬頻帶工作與高增益輻射。本發明可用于RFID防偽追溯系統中,其優點是適用于國際主要商用超高頻RFID頻段,實現國際貨物防偽追溯,而且加工方便、成本極低,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RFID標簽天線的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寬頻帶高增益RFID標簽天線。
背景技術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具有數據傳輸快、成本低、讀取距離遠等諸多的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物流業、零售業及交通業等諸多領域,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并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隨著應用需求的不斷擴大,超高頻RFID標簽天線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超高頻RFID系統現在依據各個國家規定的不同,其工作頻段也不同。美國(US)頻段為902—928MHz,歐盟(EU)頻段為865—867.6MHz,中國頻段為840-845MHz,在這樣的背景中,RFID防偽追溯在海關、機場等大型國際貨物中轉地,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一方面,大型貨物要求更遠的識別距離和更低的識別誤碼率。另一方面,由于超高頻RFID的全球標準尚未達成一致,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貨物,其標簽都有不同的標準體系,難以用一套系統準確識別。
僅從標簽天線來看,這兩個方面要求RFID標簽天線的帶寬更大,增益更高,與標簽IC芯片的匹配更好。因此本專利設計給出一款新型寬頻帶高增益的RFID標簽天線,以適應大型國際貨物的防偽追溯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寬頻帶高增益的RFID標簽天線,在實現標簽天線適應多個工作頻段標準的前提下,同時實現其高增益輻射,方便用于大型國際貨物的防偽追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寬頻帶高增益的RFID標簽天線,包括金屬貼片、介質基板和RFID標簽芯片;所述金屬貼片制備在介質基板的正面,金屬貼片包括一個左右成鏡像對稱的大領結形金屬貼片和一個上下成中心點對稱的小領結型金屬貼片;所述的大領結形金屬貼片中間刻蝕有工字形縫隙,四條斜邊外中側刻蝕有四個長方形縫隙;所述的小領結形金屬貼片外輪廓成兩個梯形,并通過上垂直線段段以及下垂直線段連接到大領結形金屬貼片的兩個外中點位置;所述的RFID標簽芯片焊接在大領結形金屬貼片的兩個內中點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的小領結形金屬貼片上下部分各刻蝕有兩條環繞成兩個梯形輪廓的縫隙,進而在金屬貼片上下部分各形成輪廓為兩個梯形的上金屬線、上梯形金屬片、輪廓為兩個梯形的下金屬線以及下梯形金屬片;所述的上金屬線始端連接于上垂直線的左上側、終端終止于小領結形金屬貼片上部分的左下側;所述的上梯形金屬片下邊緣中間點與上垂直線的上端相連;所述的下金屬線、下梯形金屬片與上金屬線、上梯形金屬片分布成中心點對稱。
進一步的,所述的大領結形金屬貼片產生低頻段的輻射功能,大領結形金屬貼片的四個外頂角以及工字形縫隙的四個內拐彎角做了切角處理降低低頻段的散射損耗;所述的小領結形金屬貼片產生高頻段的輻射功能,小領結形金屬貼片的四個外頂角也做了切角處理以降低高頻段的散射損耗。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明所采用呈中心對稱的特殊金屬貼片結構,該結構所形成的并聯耦合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天線的帶寬,使所述的寬頻帶高增益RFID標簽天線能夠覆蓋美國、歐盟和中國的商用超高頻RFID頻段(840MHz~928MHz),并在此頻段內達到工程要求標準,讀取距離更遠、讀取效果更穩定。
(2)本發明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僅需在介質基板上刻蝕銅皮即可,有效降低了RFID標簽天線的加工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013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對多視角視頻進行編碼的方法和設備
- 下一篇:表現軟件機器人的行為的設備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