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防治煙草野火病的藥劑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99554.8 | 申請日: | 2016-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71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云 |
| 主分類號: | A01N65/48 | 分類號: | A01N65/48;A01N43/40;A01N31/06;A01P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經***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煙草 野火 藥劑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治煙草野火病的藥劑,本發(fā)明中特定比例的梔子、白芍、莪術、黃藥子、大血藤、薄荷、連翹提取物可顯著抑制野火病菌,室內抑菌效果較好,但在大田推廣使用時,由于受到藥劑穩(wěn)定性、持效性等因素的影響藥效難以發(fā)揮,導致防治效果的不理想。在配方中加入肌醇和煙酰胺,同時配合本發(fā)明的生產工藝,可提高藥劑的穩(wěn)定性,施藥后藥效保持時間較長,提高藥劑對煙草野火病的防治效果。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對野火病菌的抑菌效果較好,可顯著提高對煙草野火病的防效。配方以中藥為主,綠色無污染,無殘留,值得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治煙草常見病的藥劑,尤其涉及一種防治煙草野火病的藥劑。
背景技術
煙草野火病是由煙草假單胞桿菌引起的細菌性病害,具有爆發(fā)性和破壞性,是影響煙葉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煙草感病后嚴重影響煙草產量和品質,此已成為生產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化學防治、生物防治以及農業(yè)防治是野火病防治的主要手段,其中化學防治又是野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在化學防治過程中,某種或某幾種化學農藥的長期使用,導致病原抗藥性的產生,隨著煙區(qū)連作年限的增加,抗性病原菌的數量也在增加,成為煙草野火病的防控的重大障礙。由于受到持效期、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病原抗藥性的存在等這一系列問題,傳統(tǒng)的化學藥劑己經很難有效控制野火病的發(fā)生和流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治煙草野火病的藥劑,對煙草野火病的防效較好,綠色無污染,無殘留。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防治煙草野火病的藥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梔子100-130份、白芍40-80份、莪術15-20份、黃藥子1-8份、大血藤5-15份、薄荷150-200份、連翹30-50份、肌醇10-20份、煙酰胺2-6份;
制備方法為:將梔子、白芍、莪術、黃藥子、大血藤用水浸泡10-20min后加入肌醇,然后在100℃進行煎煮,50-70min后加入薄荷和連翹,繼續(xù)煎煮2-3h,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后得到粉末狀固體,將其與煙酰胺混合均勻,即得。
本發(fā)明中特定比例的梔子、白芍、莪術、黃藥子、大血藤、薄荷、連翹提取物可顯著抑制野火病菌,室內抑菌效果較好,但在大田推廣使用時,由于受到藥劑穩(wěn)定性、持效性等因素的影響,藥效難以發(fā)揮,導致防治效果的不理想。在配方中加入肌醇和煙酰胺,同時配合本發(fā)明的生產工藝,可提高藥劑的穩(wěn)定性,施藥后藥效保持時間較長,提高藥劑對煙草野火病的防治效果。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對野火病菌的抑菌效果較好,可顯著提高對煙草野火病的防效。配方以中藥為主,綠色無污染,無殘留,值得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一種防治煙草野火病的藥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梔子120份、白芍60份、莪術17份、黃藥子4份、大血藤10份、薄荷182份、連翹40份、肌醇15份、煙酰胺5份;
制備方法為:將梔子、白芍、莪術、黃藥子、大血藤用水浸泡15min后加入肌醇,然后在100℃進行煎煮,60min后加入薄荷和連翹,繼續(xù)煎煮2.5h,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后得到粉末狀固體,將其與煙酰胺混合均勻,即得。
實施例2:一種防治煙草野火病的藥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梔子100份、白芍40份、莪術15份、黃藥子1份、大血藤5份、薄荷150份、連翹30份、肌醇10份、煙酰胺2份;
制備方法為:將梔子、白芍、莪術、黃藥子、大血藤用水浸泡10min后加入肌醇,然后在100℃進行煎煮,50min后加入薄荷和連翹,繼續(xù)煎煮2h,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后得到粉末狀固體,將其與煙酰胺混合均勻,即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云,未經劉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9955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械轉向器齒間間隙調整機構
- 下一篇:多頻段合路分路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