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控制前體渦改出尾旋的方法及流動控制激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97647.7 | 申請日: | 2016-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642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顧蘊松;王奇特;程克明;左偉;李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D1/08 | 分類號: | F15D1/08;F15D1/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32237 | 代理人: | 賀翔,劉輝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控制 前體渦改出尾旋 方法 流動 激勵 | ||
1.一種通過控制前體渦改出尾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流動控制激勵器在細長體頭尖處控制飛行器前體非對稱渦,受控的前體非對稱渦提供一個與已知尾旋方向相反的側向力與偏航力矩,實現尾旋的改出:向流動控制激勵器輸入一定波形的信號,使得激勵器兩個出氣口交替噴氣并能連續控制噴氣速度差,提供不同程度的擾動形成不同的渦型;當飛行器進入左尾旋時,控制前體非對稱渦形成右渦型,側向力與偏航力矩指向右側與尾旋的旋轉方向相反,旋轉速度降低再控制飛行器低頭減小迎角改出左尾旋;當飛行器進入右尾旋時,則控制前體非對稱渦形成左渦型,側向力與偏航力矩指向左側改出右尾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控制前體渦改出尾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渦型形成的方法為:給流動控制激勵器輸入信號為方波信號,令方波信號占空比λ﹤50% ,形成右渦型;所述左渦型形成的方法為:給流動控制激勵器輸入信號為方波信號,令方波信號占空比λ﹥50%,形成左渦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控制前體渦改出尾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行器為細長前體外形特征的飛行器。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通過控制前體渦改出尾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動控制激勵器用于控制前體渦形成不同渦型,所述流動控制激勵器為機械式非定常擺振激勵器、流體振蕩激勵器以及等離子體流動控制激勵器。
5.一種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通過控制前體渦改出尾旋的方法采用的流動控制激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動控制激勵器為雙膜雙腔零質量射流激勵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流動控制激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膜雙腔零質量射流激勵器包括頭尖、導氣管、互不相通的兩個腔體、激振器;每個腔體均具有一大一小兩端,頭尖安裝在腔體較小的一端,腔體較小的一端設置導氣孔,導氣管穿過腔體較小的一端的導氣孔與頭尖連接,導氣管與頭尖相連;兩個激振器在腔體兩側圓形槽內安裝,激振器的振動膜朝向內側;激振器與腔體連接處密封不透氣,形成密閉空間;腔體的兩個出氣口分別與已密封的兩個腔體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流動控制激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頭尖的幾何參數包括:出氣口距尖頂母線距離L、兩孔周向夾角?、出氣口面積s、出氣口軸線與當地表面的夾角γ。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流動控制激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口為括孔、矩形口、縫。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流動控制激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膜雙腔零質量射流激勵器還包括微處理器和陀螺儀。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流動控制激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膜雙腔零質量射流激勵器安裝在內部兩側激振器的四根導線具有兩種接線方式:一種是形成兩股,即一側激振器的正極與另一側激振器負極相連形成一股,一側激振器的負極與另一側激振器的正極形成一股,兩股線路與功率放大器、信號發生器、微處理器模塊及陀螺儀相連接;另一種是兩個激振器分別連接功率放大器、信號發生器、微處理器模塊及陀螺儀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9764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氣缸墊缸口激光焊接增厚的夾具
- 下一篇:一種電池自動焊接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