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藥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97643.9 | 申請日: | 2016-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65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鄭敬敏;時曉磊;張仙;白小梅;韓輝;馬強;馮建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51/00 | 分類號: | A01N51/00;A01N43/653;A01N47/02;A01N47/24;A01N43/54;C05G3/00;C05G3/02;C05G3/08;A01P3/00;A01P7/04;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404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化學領域,涉及由殺蟲劑、殺菌劑、肥料、硝化抑制劑及其他助劑組成的藥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我國小麥種植面積廣,華北、西北、東北和長江流域均有種植。不同種類的病蟲害的危害,不僅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而且大大影響了小麥的品質。
小麥田地下害蟲有螻蛄、蠐螬、地老虎和金針蟲。地下害蟲主要取食作物的種子、根、莖、塊根、塊莖、幼苗、嫩葉及生長點等,常常造成缺苗、斷壟或使幼苗生長不良。小麥蚜蟲對小麥進行刺吸危害,影響小麥光合作用及營養吸收、傳導。小麥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減產。若蟲、成蟲常大量群集在葉片、莖稈、穗部吸取汁液,被害處初呈黃色小斑,后為條斑,枯萎、整株變枯至死。
小麥全蝕病是一種根部病害,只侵染麥根和莖基部1~2節。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黃葉多,種子根和地中莖變成灰黑色,嚴重時造成麥苗連片枯死。拔節期冬麥病苗返青遲緩、分蘗少,病株根部大部分變黑,有的時候在莖基部及葉鞘內側出現較明顯灰黑色菌絲層。
小麥根腐病是為害小麥幼苗、成株的根、莖、葉、穗和種子。幼苗受侵,芽鞘和根部變褐甚至腐爛,嚴重時,幼芽不能出土而枯死;在分蘗期,根莖部產生褐斑,葉鞘發生褐色腐爛,嚴重時也可引起幼苗死亡。成株期在葉片或葉鞘上為害,種子受害時,病粒胚尖呈黑色,重者全胚呈黑色。
小麥紋枯病主要發生在小麥的葉鞘和莖稈上。小麥拔節后,癥狀逐漸明顯。發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葉鞘上產生黃褐色橢圓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漸擴大,顏色變深,并向內側發展為害莖部,重病株基部一、二節變黑甚至腐爛,常早期死亡。小麥生長中期至后期,葉鞘上的病斑呈云紋狀花紋。
傳統的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施肥和施藥是分開進行的,這樣大大增加了農民的工作量。施肥管理和施藥防控也沒有針對性,容易造成盲目施肥、用藥,導致施肥不平衡、蟲害、病害防效不佳。本發明組合物在小麥返青拔節期施用,有益效果是:1、將施肥、防蟲、防病相結合,達到同時有效防治小麥蟲害、病害和追肥的目的;2、藥肥同時施用,提高利用率,達到減少用藥量和用肥量的目的;3、只需要施一次藥,達到減少勞動強度,省時省工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藥肥組合物、其制備方法和施用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藥肥組合物具有殺蟲、殺菌和肥料的三重功效,在小麥返青拔節期施用,能夠同時防治小麥地下害蟲、全蝕病、根腐病、紋枯病和蚜蟲,而且可以起到追肥的作用,使小麥植株長勢增強,提高了農藥和肥料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增強了藥效、肥效,減少了用藥量和用肥量,且大幅減小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藥肥組合物,以質量百分比計,其包括如下組分:
0.001%~1%的殺蟲劑(A)、0.001%~1%的殺菌劑(B)、40%~90%的肥料(C)、0.1%~5%的硝化抑制劑(D)、0.1%~10%的粘結劑和余量的填料。其中:
(A)表示一種或多種具有殺滅地下害蟲或蚜蟲的殺蟲劑:噻蟲嗪、吡蟲啉、噻蟲胺、二嗪磷、毒死蜱、呋蟲胺、吡蚜酮、氟啶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甲氧蟲酰肼、氟啶蟲胺腈、殺蟲單、烯啶蟲胺(煙堿類)、殺蟲雙、氟蟲雙酰胺、阿維菌素。
(B)表示一種或多種具有防治全蝕病、根腐病或紋枯病的殺菌劑:己唑醇、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嘧菌酯、硅噻菌胺、咯菌腈、福美雙、多菌靈。
(C)表示一種或多種促進作物生長發育的肥料:尿素、硫酸銨、硝酸銨、氯化銨、碳酸氫銨。
(D)表示一種或多種硝化抑制劑:2-氯-6-三氯甲苯吡啶(西吡)、3,4-二甲基吡唑磷酸鹽(DMPP)、雙氰胺(DCD)。
粘結劑為羥基纖維素鈉、黃原膠、糊化淀粉、石蠟、聚谷氨酸、甲基纖維素、松香中的一種或幾種。
填料為高嶺土、硅藻土、白炭黑、淀粉、石粉、石英砂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的組分(A)為噻蟲嗪、吡蟲啉、噻蟲胺、二嗪磷。
優選的組分(B)為己唑醇、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嘧菌酯。
優選的組分(C)為尿素。
該藥肥制劑的劑型為顆粒劑,制備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未經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9764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抽油泵脫接器
- 下一篇:一種帶防磨板裝置的連續排污擴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