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氣井水力壓裂效果的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96002.1 | 申請日: | 2016-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27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袁澤波;楊向同;周理志;季曉紅;孟祥娟;張浩;郭俊杰;汪鑫;文國華;朱繞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50/02 | 分類號: | 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黃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氣 井水 力壓裂 效果 評價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油氣井水力壓裂效果的評價方法,油氣井水力壓裂結束后,獲取油氣井儲層的瞬時停泵壓差和虛擬瞬時停泵壓差,其中,瞬時停泵壓差為瞬時停泵壓力與儲層孔隙壓力之差,虛擬瞬時停泵壓差為虛擬瞬時停泵壓力與儲層孔隙壓力之差;根據瞬時停泵壓差和虛擬瞬時停泵壓差,確定壓裂指數;根據壓裂指數對油氣井水力壓裂效果的進行評價;其中,當壓裂指數大于1,水力壓裂有效,并且壓裂指數越大,油氣井儲層滲流能力改善程度越高。本發明的方法在無需巖石力學參數的條件下,能夠在油氣井經過水力壓裂處理后對儲層滲流能力的改善程度進行量化評價,評價結果可信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油氣井水力壓裂效果的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水力壓裂是提高油氣井產量和最終采收率的有效措施。通過向地層注入高壓流體,在地層產生裂縫,提高儲層的滲流能力,從而增加油氣井的產量。因此,在油氣開發過程中,對水力壓裂的評估能夠為壓裂施工中的經驗總結和工藝優化提供客觀的參考價值,進而為油氣開發產量的提高提供實現基礎。
目前水力壓裂評價方法主要分為裂縫診斷法和產能對比評價法。裂縫診斷法研究的重點集中在壓裂后的裂縫參數評估,如裂縫的長度、寬度、高度以及導流能力等,這些參數無法直接量化出壓裂前后儲層滲流能力的變化,而且這些方法所需參數眾多,特別是計算所需的巖石力學參數,目前僅僅是通過小巖心測試得到的巖石力學參數,不能代表整個儲層的力學性質,導致計算診斷結果不確定性大。而產能對比評價法普遍采用效果評價,即認為產量越高壓裂效果越好,但是壓裂井的產能除了受到壓裂工藝的影響外,還受到含油氣飽和度、井筒多相流、生產制度等的影響,并不能單一反映水力壓裂對滲流能力的改善程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油氣井水力壓裂效果的評價方法,該方法在無需巖石力學參數的條件下,能夠在油氣井經過水力壓裂處理后對儲層滲流能力的改善程度進行量化評價,評價結果可信度高。
本發明提供一種油氣井水力壓裂效果的評價方法,油氣井水力壓裂結束后,獲取所述油氣井儲層的瞬時停泵壓差和虛擬瞬時停泵壓差,其中,所述瞬時停泵壓差為瞬時停泵壓力與儲層孔隙壓力之差,所述虛擬瞬時停泵壓差為虛擬瞬時停泵壓力與儲層孔隙壓力之差;根據所述瞬時停泵壓差和虛擬瞬時停泵壓差,確定壓裂指數;根據所述壓裂指數對油氣井水力壓裂效果的進行評價;其中,當所述壓裂指數大于1,所述水力壓裂有效,并且所述壓裂指數越大,所述油氣井儲層滲流能力改善程度越高。
其中,所述瞬時停泵壓力為在完成當前注液條件后的瞬時停泵壓力,所述擬瞬時停泵壓力為在當前注液條件下假設儲層不發生破裂時的瞬時停泵壓力。本發明的評價方法引入了壓裂指數概念,當壓裂指數大于1時,能夠判斷實施水力壓裂的作業參數對于當前油氣井有效,能夠使儲層產生裂縫增強儲層的滲流能力,并且該壓裂指數越大,儲層的滲流能力改善程度越高,說明該水力壓裂的作業參數對于當前油氣井越有效。在評價過程中,無需獲取任何巖石力學參數,因此評價的過程中摒棄了由于巖石力學參數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評價結果可靠。同時,通過將評價結果量化,能夠更加直觀表征出水力壓裂作業條件對于當前油氣井儲層滲流度的改善程度。
進一步地,根據所述瞬時停泵壓差和虛擬瞬時停泵壓差,確定壓裂指數具體包括通過式1確定所述壓裂指數:
其中,Pi為儲層孔隙壓力,MPa;ISIP為瞬時停泵壓力,MPa;PISIP為虛擬瞬時停泵壓力,MPa;(PISIP-Pi)為虛擬瞬時停泵壓差,MPa;(ISIP-Pi)為瞬時停泵壓差,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960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神經網絡的跨界易物平臺實現方法及平臺
- 下一篇:一種鉆井風險預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