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磷鉬酸鋅阻燃抑煙PVC片材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95945.2 | 申請日: | 2016-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64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馬青賽;朱山寶;陳緒煌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奧凱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23/06;C08K13/02;C08K3/32;C08K5/12;C01B25/4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鉬酸 阻燃 pvc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PVC片材,尤其涉及一種磷鉬酸鋅阻燃抑煙PVC片材。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聚氯乙烯(PVC)具有優異的電絕緣和機械性能,加之價格低廉,使其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與電氣領域。使用時,根據增塑劑的添加量不同,PVC可以被制成軟質、半硬質及硬質制品。純聚氯乙烯(PVC)具有較高的氯含量,使其極限氧指數范圍達到45~49,在空氣中很難點燃和持續燃燒,所以純聚氯乙烯(PVC)具有優異的阻燃性能;然而純聚氯乙烯(PVC)在空氣中燃燒時會放出大量的黑煙,尤其是被增塑劑處理后的聚氯乙烯(PVC),以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為例,聚氯乙烯(PVC)燃燒分解產生HCl迅速與DOP反應產生鄰苯二甲酸,其燃燒產生也會形成黑煙,進一步削弱聚氯乙烯(PVC)的抑煙性能;同時也導致HCl消耗殆盡,進而無法捕捉促進燃燒的自由基,導致阻燃性能減弱,為了滿足技術與安全指標,需對聚氯乙烯(PVC)進行阻燃與抑煙處理。
目前,應用于聚氯乙烯(PVC)中的抑煙劑主要是鉬化合物,其中以三氧化鉬(MoO3)與八鉬酸銨已經商業化,但是MoO3在高溫作用下會催化聚氯乙烯(PVC)多烯鏈的陽離子裂解反應,其結果導致脂肪烴增多,芳烴減少,作為燃料,脂肪烴燃燒釋放更多的熱量,削弱PVC的阻燃性能,而八鉬酸銨的阻燃效果有限,因此,上述兩種抑煙劑需要與阻燃劑復配使用于PVC中。抑煙劑與阻燃劑的復配使用,需要考慮其使用配比的問題,不然,會影響其對PVC的阻燃抑煙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磷鉬酸鋅阻燃抑煙PVC片材,該PVC片材中通過磷的阻燃作用、鉬和鋅的抑煙作用,三者的協同作用能夠有效的提高PVC片材的阻燃抑煙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磷鉬酸鋅阻燃抑煙PVC片材,其特征在于,其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為:PVC樹脂100份,熱穩定劑4-5份,增塑劑5~20份,阻燃抑煙劑3~7份,磷酸酯偶聯劑0.5~3份,PE蠟0.4~0.6份。
所述熱穩定劑包括稀土穩定劑與CaSt穩定劑。
所述熱穩定劑由稀土穩定劑與CaSt穩定劑組成。
所述增塑劑是鄰苯二甲酸二辛脂。
所述阻燃抑煙劑是磷鉬酸鋅。
一種用于制備阻燃抑煙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將磷鉬酸水溶液與堿式碳酸鋅按給定比例反應,同時溶液的pH值調節為4,充分攪拌直至白色粉末完全溶解,然后經過減壓蒸餾得到橙紅色糊狀物、在50℃~60℃的溫度下干燥,制得阻燃抑煙劑;
所述磷鉬酸水溶液的摩爾濃度為0.06mol/L~0.09mol/L;
所述給定比例為摩爾比10~8:3。
所述干燥溫度為:5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由于本發明中具有阻燃抑煙劑,且該阻燃抑煙劑為磷鉬酸鋅,其中,磷在燃燒中形成P,PO,PO2等物質,在氣相中與氫自由基或者羥基自由基結合,消耗燃燒所需的自由基,同時在凝聚相中,磷反應依次形成次磷酸、磷酸、偏磷酸,而偏磷酸的強酸,脫水作用很強,促進PVC炭化,降低可燃物的生成量,達到阻燃效果;而鉬與鋅是以Lewis酸機理在凝聚相中促進PVC分解形成反式多烯鏈,減少苯及芳香烴的生成,并促進多烯鏈交聯成炭,達到抑煙效果。磷、鉬及鋅的協同作用有效的使PVC片材的阻燃抑煙性能得到了提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首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磷鉬酸鋅阻燃抑煙PVC片材,其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為:PVC樹脂100份,熱穩定劑4-5份,增塑劑5~20份,阻燃抑煙劑3~7份,磷酸酯偶聯劑0.5~3份,PE蠟0.4~0.6份。
優選熱穩定劑中包括稀土穩定劑與CaSt穩定劑。
優選熱穩定劑由稀土穩定劑與CaSt穩定劑組成。
優選增塑劑是鄰苯二甲酸二辛脂。
優選阻燃抑煙劑是磷鉬酸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奧凱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奧凱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959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