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模塊中的光信號處理方法及光網絡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94885.2 | 申請日: | 2016-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45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鵬飛;王力;鄭龍;張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079 | 分類號: | H04B10/079;H04B17/327 |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敏;黃健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塊 中的 信號 處理 方法 網絡 單元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模塊中的光信號處理方法及光網絡單元,該方法包括:光模塊接收光信號發送設備發送的光信號;所述光模塊判斷所述光信號的光功率是否小于第一預設閾值,若小于,向光信號發送設備發送接收提示信息;當光模塊接收到的光信號的光功率下降到小于第一預設值的第二預設值時,光模塊無法再接收光信號,并同時向光信號發送設備發送LOS信息。該方法在光功率下降到一定的預設值時向OLT發送警告信息,以指示OLT及時停止發送光功率過小的光信號,同時,在從檢測光信號下降到第一預設閾值直到OLT接收到警告信息的過程中,光模塊會繼續接收處理光信號,從而避免產生光信號丟失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網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光模塊中的光信號處理方法及光網絡單元。
背景技術
基于無源光網絡(Passive Optical Network,簡稱PON)的光纖接入網自誕生以來發展迅速,光纖接入網可以包括光纖到樓(Fiber To The Building,簡稱FTTB)、光纖到家庭(Fiber To The Home,簡稱FTTH)、光纖到辦公室(Fiber To The Office,簡稱FTTO)等多種類型。在光纖接入網的架構上,其主要由光線路終端(optical line terminal,簡稱OLT)、光網絡單元(Optical Network Unit,簡稱ONU)和無源分光器(Passive OpticalSplitter,簡稱POS)三部分構成。其中,OLT是PON網絡中的局端設備,用于將承載各種業務的信號在局端匯聚并接入網絡,以及,將來自終端用戶的信號送入各種業務網絡。ONU的位置在用戶駐地側,用于接入終端用戶設備以及選擇接收OLT發送的數據等,因此,ONU中需要包含能實現光信號發送和接收功能的模塊,以及對光信號進行處理的處理模塊等。
在PON網絡工作的過程中,OLT和ONU之間的信息傳輸是通過接收彼此發出的光信號來完成的。其中,對于OLT發出的下行信號,ONU在接收光信號的同時,根據接收光信號的狀態對OLT進行相應地反饋,這個反饋以光信號丟失(Loss of Signal,簡稱LOS)信號的形式輸出。
現有技術中,ONU在接收到OLT發送的光信號后,會根據光信號的一些特征,例如,光信號的強度,來判斷光信號的狀態,當光信號的狀態達到一定下限值,ONU會停止接收光信號,進而,ONU會向OLT發送LOS信號,以告知OLT其發出的光信號出現問題。OLT在收到該LOS信號后會停止向該ONU發送光信號并進行后續的恢復處理。
但是,使用現有技術的方法,會出現OLT發出的光信號丟失的問題,從而影響光信號傳輸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光模塊中的光信號處理方法及光網絡單元,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出現的光信號丟失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光模塊中的光信號處理方法,包括:
光模塊接收光信號發送設備發送的光信號;
所述光模塊判斷所述光信號的光功率是否小于第一預設閾值,若小于,則所述光模塊向所述光信號發送設備發送接收提示信息;
所述光模塊判斷所述光信號的光功率是否小于第二預設閾值,若小于,則所述光模塊停止接收處理所述光信號,并且,向所述光信號發送設備發送光信號丟失LOS信息,所述LOS信息用于通知光信號發送設備所述光模塊無法接收所述光信號;
其中,所述第二預設閾值小于所述第一預設閾值。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光網絡單元ONU,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光線路終端OLT發送的光信號;
處理模塊,用于判斷所述光信號的光功率是否小于第一預設閾值,若小于,則向所述OLT發送接收提示信息;以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948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