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瓶工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93509.1 | 申請日: | 2016-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48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姜崇波;王錫銅;李術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東方報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90/16 | 分類號: | B65D90/16;B62B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9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瓶工裝,具體為一種移動式標準氣瓶工裝。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時代的飛速發展,在石油化工工業領域,作業現場環境中被檢測氣體的種類較多,隨之應用的氣體檢測設備也相應增加。由于氣體檢測設備在出廠前要對氣體傳感器進行標定校準,所以在標定時應用的標準氣體種類也比較多。由于在車間儲存標準氣的氣瓶數量多、有害氣體的種類多,標定時經常搬運使用可能產生漏氣的危險現象,導致人身和工作環境受到損害。
發明內容
為了避免作業現場環境發生漏氣的不利現象發生,本發明提供一種氣瓶工裝,即方便操作人員運輸,又提高對氣瓶使用的安全性能。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瓶工裝,包括上行框架、中行框架、下行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框架和下行框架通過立式框架連接,所述上行框架和下行框架之間設有中行框架,所述中行框架四周連接在立式框架上;所述上行框架一側上設有把手;所述下行框架底部設有多個萬向輪;所述下行框架內部設有加強梁;所述加強梁上方設有底板;所述底板四周連接下行框架內框。
所述把手焊接在上行框架一側。
所述上行框架、中行框架、下行框架與立式框架之間均通過焊接方式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不但提高氣瓶使用的安全性能,而且便于操作人員運輸氣瓶,提高氣體標定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仰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把手(1)、上行框架(2)、中行框架(3)、下行框架(4)、萬向輪(5),立式框架(6),加強梁(7),底板(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一:一種氣瓶工裝,包括上行框架(2)、中行框架(3)、下行框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框架(2)和下行框架(4)通過立式框架(6)連接,所述上行框架(2)和下行框架(4)之間設有中行框架(3),所述中行框架(3)四周連接在立式框架(6)上;所述上行框架(2)一側上設有把手(1);所述下行框架(4)底部設有多個萬向輪;所述下行框架(4)內部設有加強梁(7);所述加強梁(7)上方設有底板(8);所述底板(8)四周連接下行框架(4)內框。
所述把手(1)焊接在上行框架(2)一側。
所述上行框架(2)、中行框架(3)、下行框架(4)與立式框架(6)之間均通過焊接方式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二:
如圖1所示,所述氣瓶工裝由把手(1)、上行框架(2)、中行框架(3)、下行框架(4)、萬向輪(5)與立式框架(6)組成。所述把手(1)焊接于上行框架(2)側面。
具體實施方式三:如圖2所示,所述主體框架由上行框架(2)、中行框架(3)、下行框架(4)與立式框架(6)焊接組成。
具體實施方式四:如圖所示,所述仰視結構由把手(1)、下行框架(4)、萬向輪(5)、加強梁(7)與底板(8)組成。
具體實施方式五:氣瓶工裝主體采用方鋼框架,主體框架上部一側設置把手(1),便于手動操作推動氣瓶工裝。氣瓶工裝框架主體由上行框架(2)、中行框架(3)、下行框架(4)與四周立式框架(6)組成。在下行框架(4)中部設計加強梁(7),在下行框架(4)上平面設計底板(8),應用于固定并放置氣瓶。在工裝主體底部安裝四個萬向輪(5),以便在氣瓶工裝移動時即方便雙省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東方報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東方報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935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接互聯網管理平臺遠程服務器的貯物柜活體保溫盒
- 下一篇:充氣垃圾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