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沿海電網防風應急的通信保障方法及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610192101.2 | 申請日: | 2016-03-29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716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發明(設計)人: | 隋宇;章晉龍;朱浩駿;程曉蓉;韋斌;余夢澤;史正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規劃研究中心;廣東電網發展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周清華 |
地址: | 510075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沿海 電網 防風 應急 通信 保障 方法 系統 | ||
1.一種沿海電網防風應急的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通過建立沿海通信場景的方式建立沿海電網中電網設備的常規對應關系;
獲取沿海電網防風應急信息;
根據所述沿海電網防風應急信息確定關鍵通信業務;所述關鍵通信業務包括第一類關鍵業務和第二類關鍵業務,所述第一類關鍵業務為生產業務中的關鍵業務,所述第二類關鍵業務為發生臺風災害時的應急指揮業務;
獲取所述關鍵通信業務的通信需求特性以及所述常規對應關系的電網特性數據;所述電網特性數據包括電網結構及電網設備的性能參數;
根據所述通信需求特性以及所述電網特性數據,制定沿海電網防風應急期間所述關鍵通信業務的通信保障方案;
所述獲取沿海電網防風應急信息的步驟之后、所述根據所述沿海電網防風應急信息確定關鍵通信業務的步驟之前,還包括步驟:
在所述常規對應關系的基礎上,根據所述沿海電網防風應急信息,建立應急對應關系;
所述根據所述沿海電網防風應急信息確定關鍵通信業務的步驟包括:根據所述應急對應關系確定關鍵通信業務;
所述根據所述通信需求特性以及所述電網特性數據,制定沿海電網防風應急期間所述關鍵通信業務的通信保障方案的步驟之后,還包括步驟:
根據所述通信保障方案確定業務通道切換方案及應急隊伍調度方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沿海電網防風應急的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所述關鍵通信業務的通信需求特性以及所述常規對應關系的電網特性數據的步驟包括:獲取所述關鍵通信業務的通信需求特性、所述常規對應關系的電網特性數據以及衛星通信網絡的衛星通信特性數據;
所述制定沿海電網防風應急期間所述關鍵通信業務的通信保障方案的步驟包括:根據所述通信需求特性、所述電網特性數據及所述衛星通信特性數據,制定沿海電網防風應急期間所述關鍵通信業務的通信保障方案;
其中,所述衛星通信特性數據包括省級節點固定式主站及市縣級節點便攜站的特性數據;所述通信保障方案包括根據所述省級節點固定式主站及市縣級節點便攜站的特性數據及所述通信需求特性確定的市縣級節點便攜站的調度或/及建設方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沿海電網防風應急的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應急對應關系包括生產業務保障對應關系和應急指揮通信對應關系;其中,所述生產業務保障對應關系包括:電網調度端與受災電源點無法通信的關系及電網調度端與受災變電站無法通信的關系;所述應急指揮通信對應關系包括:應急搶修現場與現場指揮部無法通信的關系,現場指揮部與應急指揮中心無法通信的關系,應急搶修現場與應急指揮中心無法通信的關系,應急搶修現場與應急搶修現場無法通信的關系,應急指揮中心與政府應急平臺無法通信的關系,以及應急指揮中心或現場指揮部與行進中的應急車輛無法通信的關系。
4.一種沿海電網防風應急的通信保障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常規關系建立模塊,用于通過建立沿海通信場景的方式建立沿海電網中電網設備的常規對應關系;
應急信息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沿海電網防風應急信息;
關鍵業務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沿海電網防風應急信息確定關鍵通信業務;所述關鍵通信業務包括第一類關鍵業務和第二類關鍵業務,所述第一類關鍵業務為生產業務中的關鍵業務,所述第二類關鍵業務為發生臺風災害時的應急指揮業務;
特性數據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述關鍵通信業務的通信需求特性以及所述常規對應關系的電網特性數據;所述電網特性數據包括電網結構及電網設備的性能參數;
保障方案制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通信需求特性以及所述電網特性數據,制定沿海電網防風應急期間所述關鍵通信業務的通信保障方案;
應急關系建立模塊,用于在所述常規對應關系的基礎上,根據所述沿海電網防風應急信息,建立應急對應關系;
所述關鍵業務確定模塊,還用于根據所述應急對應關系確定關鍵通信業務;
通道隊伍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通信保障方案確定業務通道切換方案及應急隊伍調度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規劃研究中心;廣東電網發展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規劃研究中心;廣東電網發展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9210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