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降低MIMO成像雷達近場柵瓣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91461.0 | 申請日: | 2016-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889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田衛(wèi)明;胡程;王晶陽;曾濤;毛二可;龍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13/89 | 分類號: | G01S13/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代麗,仇蕾安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低 mimo 成像 雷達 近場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MIMO雷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降低MIMO成像雷達近場柵瓣的方法。
背景技術
MIMO雷達是近年來雷達領域中引入的一種新體制雷達,其在發(fā)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多天線結構,各個發(fā)射天線同時輻射相互正交的信號波形,接收端的每個天線接收所有發(fā)射信號并在后端進行信號分選,從而得到了遠多于實際收、發(fā)陣元數目的觀測通道和自由度。空間并存的多觀測通道使得雷達能夠實時采集攜帶有目標不同幅度、時延或相位的回波信息,這種并行多通道獲取信息的能力正是雷達的根本優(yōu)勢所在。源于這種體制優(yōu)勢,MIMO雷達與傳統(tǒng)的單多基地雷達或是相控陣雷達相比極大地提高了雷達的總體性能。
傳統(tǒng)的MIMO雷達陣列設計常采用虛擬陣列理論,該理論可以通過MIMO陣列的方向圖設計得出等效于大孔徑密集陣列的密集陣列發(fā)射、稀疏陣列接收的MIMO雷達陣列,大幅度減小實際陣元數量。其理論基礎為方向圖理論:密集的發(fā)射陣列方向圖中無柵瓣,但是分辨率較差;稀疏的接收陣列方向圖中有柵瓣,但是分辨率較好;等效陣列的合成方向圖為二者的乘積,合理的陣列參數能利用發(fā)射陣列的零點將接收陣列的柵瓣進行有效的抑制,從而體現出良好的無柵瓣特性。
但是上述理論均基于目標處于遠場的假設。當目標距離較近時,由于收發(fā)陣列的方向圖均發(fā)生了明顯的畸變,導致發(fā)射方向圖的零深變窄同時接收陣列方向圖的柵瓣展寬,從而使接收陣列的柵瓣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出現明顯的殘留。因此,依據虛擬陣列理論設計的密集陣列發(fā)射、稀疏陣列接收的MIMO陣列的合成方向圖也會出現明顯畸變,在主瓣兩側均會出現明顯的柵瓣,嚴重影響MIMO雷達的近場成像性能。
針對這一問題,德國的Frank Gumbmann等人提出了一種通過增加發(fā)射陣元個數并對發(fā)射陣列加矩形窗配置零點位置以改善柵瓣性能的方法,并利用仿真和實驗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雖然該方法能夠一定程度上達到抑制柵瓣的效果,但是對于指定目標該方法所能達到的最優(yōu)柵瓣水平是確定的,不能根據要求進行優(yōu)化設計,未必能滿足實際陣列設計的指標要求,故該方法并不能用于指導有指標要求的MIMO陣列設計。
因此,為了能根據給定近場目標柵瓣性能指標,設計出合適的MIMO陣列,有必要針對MIMO近場成像高柵瓣問題進行優(yōu)化。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降低MIMO成像雷達近場柵瓣的方法,能夠使MIMO陣列在近場成像時的柵瓣性能達到指標要求。
本發(fā)明的降低MIMO成像雷達近場柵瓣的方法,所述MIMO成像雷達為密集陣列發(fā)射、稀疏陣列接收,且發(fā)射陣列分成兩個發(fā)射子陣并分別位于接收陣列的左右兩端,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虛擬陣列理論獲得遠場成像MIMO陣列;
步驟二,采用對最大觀測角度上最近的目標進行數值仿真,得到帶寬對柵瓣的抑制效果σB;
步驟三,根據σGL+σB的旁瓣指標獲得發(fā)射陣列的窗函數w(n),其中,σGL為最高柵瓣指標;然后根據窗函數w(n)得到該窗對主瓣的展寬因子ξ,再基于當前發(fā)射陣列的陣元總個數NT,得到延長之后的發(fā)射陣列陣元個數N′T為
N'T=2·round(NT/2·ξ)
其中,round表示按四舍五入取整;
步驟四,在不改變發(fā)射陣列陣元間距和兩個發(fā)射陣列各自陣列中心位置的前提下,根據N′T分別對兩個發(fā)射子陣進行延長,得到新的發(fā)射陣列;然后對延長后的發(fā)射子陣分別乘以窗函數w(n),從而得到了低柵瓣的近場成像MIMO陣列,最后采用低柵瓣的近場成像MIMO陣列進行雷達成像。
較優(yōu)的,所述步驟二中,求取帶寬對柵瓣的抑制效果σB的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在載頻fc條件下得到最大觀測角度上最近目標處的單頻近場方向圖,得到此時的柵瓣水平σGL_fc;然后再考慮帶寬為B的信號條件下對最大觀測角度上最近的目標進行方位向成像,得到成像結果的柵瓣水平σGL_B;則帶寬對柵瓣的抑制效果σB為:σB=σGL_fc-σGL_B。
較優(yōu)的,所述步驟三中,窗函數為泰勒窗、切比雪夫窗、Kaiser窗或余弦窗。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914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1S 無線電定向;無線電導航;采用無線電波測距或測速;采用無線電波的反射或再輻射的定位或存在檢測;采用其他波的類似裝置
G01S13-00 使用無線電波的反射或再輻射的系統(tǒng),例如雷達系統(tǒng);利用波的性質或波長是無關的或未指明的波的反射或再輻射的類似系統(tǒng)
G01S13-02 .利用無線電波反射的系統(tǒng),例如,初級雷達系統(tǒng);類似的系統(tǒng)
G01S13-66 .雷達跟蹤系統(tǒng);類似系統(tǒng)
G01S13-74 .應用無線電波再輻射的系統(tǒng),例如二次雷達系統(tǒng);類似系統(tǒng)
G01S13-86 .雷達系統(tǒng)與非雷達系統(tǒng)
G01S13-87 .雷達系統(tǒng)的組合,例如一次雷達與二次雷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