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備聚碳酸酯的方法和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89954.0 | 申請日: | 201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42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F.多伯特;A.斯特雷梅爾;C.比德朗;S.勞;J.雷赫納;T.哈根;F.布魯恩塞爾斯;F.奎伊海根斯;J.德克洛特;P.范多爾斯特;U.阿爾恩特;J.范登艾恩德;U.特拉赫特;T.克尼希;U.利森費爾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拜爾材料科學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22/72 | 分類號: | C23C22/72;C08G64/3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鐵;林森 |
| 地址: | 德國萊***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聚碳酸酯 方法 設備 | ||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010600330.6、申請日為2010年12月22日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相關申請
本申請要求于2009年12月22日提交的德國專利申請號102009059990.8的權益,該文獻為了所有有用的目的以援引的方式全文引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表面的預處理方法和這些經鈍化材料用于制備或加工聚碳酸酯的用途。
利用本方法,可以使聚碳酸酯和金屬之間的相互作用最小化和在聚碳酸酯的加工和合成中獲得高質量聚合物,這種聚合物尤其不變色且不含不溶性成分。
背景技術
聚碳酸酯合成可以連續地或間歇地進行。該反應因此可以在攪拌容器、管式反應器、泵送循環反應器或攪拌容器級聯或它們的組合中進行。這些攪拌容器或管式反應器和管線等的典型的材料是,例如,V4A鋼1.4571或Hastelloy-C。
聚碳酸酯溶液的洗滌通過流經沉降器、攪拌容器、凝結器或分離器或這些設施的組合進行。這些設備組件同樣由上述材料構成。
聚合物與溶液的分離可以通過利用溫度、真空或熱的夾帶氣體使溶劑蒸發來進行。其它分離方法是結晶和沉淀。這些工藝步驟也在包含上述介質的容器中進行。在熱后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由于這種較高的溫度而具有特別的重要性。此種熱后處理過程例如,是通過過度加熱和減壓,即所謂的“閃蒸法”通過蒸餾除去溶劑(還參見“ThermischeTrennverfahren[熱分離方法]”[VCHVerlagsanstalt1988,114頁)。所有這些方法在專利文獻和教科書中進行了描述并且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熟悉。當利用溫度(餾出)和技術上更有效的閃蒸法除去溶劑時,獲得高度濃縮的聚合物熔體。溶劑的殘余物可以從所獲得的高度濃縮聚合物熔體中除去,利用排氣擠出機(BE-A866991、EP-A0411510、US-A4980105、DE-A3332065)、薄膜式蒸發器(EP-A0267025)、降膜式蒸發器、絲束蒸發器或通過摩擦壓實(EP-A0460450)直接地從熔體除去,任選地還添加夾帶劑,例如氮氣或二氧化碳,或借助于真空(EP-A003996、EP-A0256003、US-A4423207)。在此同樣地,所使用的與聚合物熔體接觸的材料具有特殊作用。
借助于這種方法制備的聚碳酸酯尤其適合于高質量注塑制品,尤其是其中高透明度和低YI(泛黃指數)重要的那些,例如,一般而言,光學數據存儲器、散射屏或汽車領域的窗玻璃。
眾所周知,在聚碳酸酯的加工和合成期間,與材料表面接觸(尤其是在高溫下)長停留時間和使用含鐵材料,會引起對聚碳酸酯的損害。損害本身表現在顏色劣化(泛黃)和不溶級分的形成。當與不銹鋼的新表面接觸時,例如在啟動過程中,這種損害是尤其明顯的。聚碳酸酯在鋼表面或金屬離子存在下的損害,尤其是泛黃如前所述已經進行了廣泛描述,例如在EP0819717、EP0905184、EP0386616中。
現有技術包括使這種聚碳酸酯損害最小化的各種途徑。
WO2002037148、EP1383821、EP0512223、EP1155737和EP0635532描述了使用具有低鐵含量的高質量材料。由于尤其低鐵的合金的取得和過程的高成本,此種高質量材料的廣泛使用不是經濟學上有利的解決方案。EP1155737中提出的并且具有5-15%的鎳含量和10-20%的鉻含量的材料組合物也不足以保持聚碳酸酯損害在典型的合成和加工條件下在所需低的范圍中。
EP0905184描述了亞磷酸酯二酯作為聚碳酸酯的穩定化添加劑的用途,其抑制與金屬離子的相互作用。由于產品組成的改變或因為對反應的影響,穩定劑的計量一般是不希望的。
US20080154018、US20080210343、EP1156071、EP0819717描述了使金屬材料對聚碳酸酯變得惰性的處理方法。US20080154018、US20080210343、EP1156071和EP0819717中描述的方法非常復雜并且結果是不充分的。在EP1156071和EP0819717中,將各種洗滌過程與金屬表面的熱處理結合。US20080154018和US20080210343描述了熱和熱氧化處理步驟。此外,US20080154018和US20020210343中的目的是減少熒光顆粒的形成,而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發現在這些特許公開申請中沒有關于如何能提高顏色和不溶性殘余物的指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拜爾材料科學股份公司,未經拜爾材料科學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899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馬口鐵罐表面處理工藝
- 下一篇:金屬表面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23C 對金屬材料的鍍覆;用金屬材料對材料的鍍覆;表面擴散法,化學轉化或置換法的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真空蒸發法、濺射法、離子注入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的一般鍍覆
C23C22-00 表面與反應液反應、覆層中留存表面材料反應產物的金屬材料表面化學處理,例如轉化層、金屬的鈍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體
C23C22-73 .以工藝為特征的
C23C22-78 .待鍍覆材料的預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