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稠油井氣、電加熱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89633.0 | 申請日: | 2016-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95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鄭家遠;鄭家均;李龍;丁海斌;趙芝蓉;單其超;于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創(chuàng)佳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43 | 分類號: | E21B43/243;E21B43/24;E21B36/02;E21B36/04;E21B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井 加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油田稠油加熱降黏開采用的裝置,是供油田稠油井加熱降黏的熱熱爐,是一種稠油井氣、電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在稠油井和結蠟井中,有的采用空心桿摻熱水降黏、清蠟方法采油。空心桿摻水加熱,是在泵上油管內下入空心管(也叫空心桿),空心管下至需要降黏點或清蠟點之下,在再空心管內下入連續(xù)管,加熱水從連續(xù)管打入,流至連續(xù)管的底端,再經(jīng)連續(xù)管與空心管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向上流出,實現(xiàn)熱水循環(huán)加熱空心管與油管之間的井液,使其井液降黏、清蠟。這種降粘、清蠟方法需要加熱爐對低溫水進行加熱。目前使用的加熱爐只能供一口井加熱,如果有兩口井需要加熱降黏、清蠟,就各安裝兩臺加熱爐,存在不環(huán)保、熱效率低、設備多、管理設備的勞動強度大、運行成本高等缺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稠油井氣、電加熱裝置,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使其環(huán)保、節(jié)能。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包括換熱器、換熱盤管、聯(lián)通管、加熱爐體、煙氣換熱管、右煙箱、左煙箱、爐膽、電加熱器、天然氣燃燒機、燃氣防爆門,換熱器的內部通過聯(lián)通管與加熱爐體的內部聯(lián)通,換熱器內安裝1-3組換熱盤管,換熱盤管的兩端處于換熱器外,爐膽安裝在加熱爐體內,爐膽的左部為三通結構,爐膽的左部的三通的左通道伸出加熱爐體外,在左通道的前端安裝燃氣防爆門,爐膽的左部的三通的右通道與爐膽相通,爐膽的左部的三通的上通道折向右彎至加熱爐體的右側外,多組煙氣換熱管安裝在加熱爐體內,煙氣換熱管的兩端伸出加熱爐體外,在加熱爐體的右側外安裝右煙箱,右煙箱扣住煙氣換熱管、上通道的端口,在加熱爐體的左側外安裝左煙箱,左煙箱上安裝煙囪,左煙箱扣住煙氣換熱管的端口,爐膽的右部連接在天然氣燃燒機,加熱爐體內的下部安裝電加熱器,電加熱器的接電頭伸出加熱爐體外。
左煙箱的下部安裝排水閥。
天然氣燃燒機上安裝燃氣壓力傳感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換熱器內安裝1-3組換熱盤管可以供1-3口井加熱降黏、清蠟,本發(fā)明配套氣電自動轉換裝置后,可以采用油井上不能收集,目前被放棄的天然氣加熱,在天然氣不足時,也可以采用電加熱,使天然氣不被放棄污染環(huán)境,還能節(jié)約能源,因此,本發(fā)明節(jié)能、環(huán)保,熱效率高,1-3口井同時或分別需要加熱時所用的設備少,操作工人管理設備的勞動強度小,設備運行成本低,具有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由圖1可知,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包括換熱器1、換熱盤管2、聯(lián)通管3、加熱爐體4、煙氣換熱管5、右煙箱6、左煙箱7、爐膽8、電加熱器9、天然氣燃燒機10、燃氣壓力傳感器11、燃氣防爆門12、排水閥14,換熱器1的內部通過聯(lián)通管3與加熱爐體4的內部聯(lián)通,換熱器1內安裝1-3組換熱盤管2(圖中畫出了兩組),每組互不相通,換熱盤管2的兩端處于換熱器1外,一端為出熱水,一端回降溫水,爐膽8安裝在加熱爐體4內,爐膽8的左部為三通結構,爐膽8的左部的三通的左通道15伸出加熱爐體4外,在左通道15的前端安裝燃氣防爆門12,防止爐膽8內壓力過高損壞爐膽8,爐膽8的左部的三通的右通道17與爐膽8相通,爐膽8的左部的三通的上通道16折向右彎至加熱爐體4的右側外,多組煙氣換熱管5安裝在加熱爐體4內,煙氣換熱管5的兩端伸出加熱爐體4外,在加熱爐體4的右側外安裝右煙箱6,右煙箱6扣住煙氣換熱管5、上通道16的端口,在加熱爐體4的左側外安裝左煙箱7,左煙箱7上安裝煙囪,左煙箱7扣住煙氣換熱管5的端口,爐膽8的右部連接在天然氣燃燒機10,使天然氣燃燒機10產(chǎn)生的熱量通過爐膽8、煙氣換熱管5對加熱爐體4的介質加熱,并將熱量傳遞給換熱盤管2內的循環(huán)水,加熱爐體4內的下部安裝電加熱器9,電加熱器9的接電頭伸出加熱爐體4外。左煙箱7的下部安裝排水閥14,使天然氣中含的水分可以排出。天然氣燃燒機10上安裝燃氣壓力傳感器11,當其監(jiān)測到天然氣的壓力小不能滿足加熱要求時,可以將信號傳至控制系統(tǒng)進行自動切換到電加熱狀態(tài),保證加熱系統(tǒng)能連續(xù)加熱。右煙箱6外安裝絕熱層13,防止熱量散失,提高熱效率。
本發(fā)明可以充分利用油井上不能收集,目前被放棄的天然氣進行加熱,由于油井上的天然氣量不穩(wěn)定,氣量不一定能滿足要求,不能完全依賴天然氣,所以設計了本發(fā)明的氣電兩用加熱爐,兩種燃燒模式可以自動轉換,管理非常方便、可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創(chuàng)佳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jīng)山東創(chuàng)佳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896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