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水稻穗腐病和彎孢霉葉斑病的復配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85005.5 | 申請日: | 2016-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35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羅道宏;陳會柱;李孝勇;胡長安;檀根甲;張德海;熊延文;杜桂麗;王建武;王邦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德縣種植業管理局 |
| 主分類號: | A01N55/10 | 分類號: | A01N55/10;A01N47/18;A01N43/653;A01N43/5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葉丹 |
| 地址: | 2422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水 稻穗 彎孢霉 葉斑病 復配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用殺菌劑,尤其涉及一種防治水稻穗腐病和 彎孢霉葉斑病的復配劑。
背景技術
水稻穗腐病是今年來全國各水稻產區普遍發生的一種水稻后期 穗部病害,該病由多種真菌引起,會導致稻米腐壞、變色、畸形, 致使結實率降低或不實,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還由于病原菌產生色 素和毒素而改變稻谷外觀,降低稻米品質。
水稻彎孢霉葉斑病酷似稻瘟病,國內鮮有報道,根據形態學和分 子鑒定為水稻彎孢霉葉斑病,病原為彎孢霉葉斑病菌,可以危害水稻 葉片,典型癥狀為初生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展為橢圓形褪綠透明斑, 沿上下發展,中間枯白色至黃褐色,邊緣暗褐色,四周有淺黃色暈圈, 病斑連成片,葉片易折斷。
這些病害通常使用的藥劑為甲基托布津、井岡霉素、三唑酮、多 菌靈等常規藥劑,由于這些藥劑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大面積推 廣,長期連續高劑量地使用品種或作用方式單一的化學殺菌劑,容易 影響藥劑的殘留、環境污染以及抗藥性真菌發展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水稻穗腐病和彎孢霉葉斑病的復 配劑。
本發明的防治水稻穗腐病和彎孢霉葉斑病的復配劑,以氟硅唑、 咪酰胺、丙環唑、多菌靈四種原藥作為復配劑有效成分,所述復配劑 有效成分包括以下成分按重量份組成:氟硅唑原藥30~50重量份、 咪酰胺原藥20~30重量份、丙環唑原藥5~10重量份、多菌靈原藥 5~10重量份。
優先的,所述復配劑包括以下成分按重量份組成:氟硅唑原藥 40重量份、咪酰胺原藥25重量份、丙環唑原藥8重量份、多菌靈原 藥8重量份。
在防治水稻穗腐病和彎孢霉葉斑病的復配劑的總重量中,所述復 配劑有效成分占20%~40%,余量為輔料。
所述復配劑的劑型為乳油、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 水乳劑、可溶性水劑中的任一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復配劑的防效相對于每種單個藥物的防效提高20-30%, 可以節省藥物使用量,同時節省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適合農業生產 使用和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將氟硅唑原藥30g、咪酰胺原藥20g、丙環唑原藥5g、多菌靈原 藥5g,加入制備乳油的輔料,混合至均勻液相,制得有效成分30% 的復配劑乳油。
實施例2
將氟硅唑原藥40g、咪酰胺原藥25g、丙環唑原藥8g、多菌靈原 藥8g,經混合、氣流粉碎、造粒制得有效成分40%復配劑水分散粒劑。
實施例3
將氟硅唑原藥50g、咪酰胺原藥30g、丙環唑原藥10g、多菌靈 原藥10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g、黃原膠0.2g、丙二醇5g、適量水, 混合經濕法研磨,均化,制得有效成分45%復配劑懸浮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德縣種植業管理局,未經廣德縣種植業管理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850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消毒劑
- 下一篇:一種含螺甲螨酯與新煙堿類的殺蟲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