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水下地質勘測的水壓驅動激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83945.0 | 申請日: | 2016-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89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韓建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建江 |
| 主分類號: | G01V1/133 | 分類號: | G01V1/13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水下 地質 勘測 水壓驅動 激振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探測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用于水下地質勘測的水壓驅動激振器。
背景技術
深海地震以及海嘯的形成對于沿海國家和地區人們的生命財產構成嚴重的威脅,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進行課題研究與項目開發,力求減少甚至避免地震海嘯產生的災難,水下地質考察勘測對于該地的地質構造以及地震的預判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并且深海海底礦產資源豐富,生物資源繁茂,地質勘測考察對預防地震海嘯災難的發生與海底礦藏和生物資源的開發提供了科學數據。水下地質考察勘測的工具使用的激振器使用深水電機或者交、直流電驅動,深水電機一般可以驅動各種慣性式激振器;交流電和直流電可以驅動各類電磁式激振器,兩者都需要海上母船或ROV提供能量,價格昂貴,操作難度大,并且在能量傳輸過程中損耗巨大,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水下地質勘測的水壓驅動激振器。
本發明是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水下地質勘測的水壓驅動激振器,該用于水下地質勘測的水壓驅動激振器包括:具有內腔室及外腔室的殼體,所述殼體的頂部及底部分別連接有頂蓋及底蓋,所述頂蓋上設置有進入第一開關閥,所述底蓋上設置第二開關閥,所述內腔室及外腔室之間的隔壁上靠近所述頂蓋的一端設置有第三開關閥;且所述頂蓋上設置有控制所述第一開關閥打開的第一控制開關及控制第三開關閥關閉的第三控制開關,所述底蓋上設置有控制所述第一開關閥關閉的第二控制開關及控制所述第三開關閥打開的第四控制開關;
所述內腔室設置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上固定有活塞,且所述活塞與所述殼體的內側壁密封接觸,并將所述殼體內的內腔室分成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活塞桿穿設所述底蓋后露出,且所述活塞桿露出的部分連接有配重;
所述底蓋連接有套筒,所述配重位于所述套筒內,且所述套筒遠離所述底蓋的一端連接有激振源上段,所述激振源上段連接有激振源中段,所述激振源中段連接有激振源下段。
優選的,所述第一開關閥及第三開關閥均為電磁閥,還包括給所述第一開關閥及第三開關閥的電磁鐵供電的干電池。
優選的,所述套筒內設置有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底蓋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配重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水壓作為驅動模式,無需其他設備進行驅動,能量獲得方便,性價比高,攜帶操作簡便,適用性強,是一種應用于各種海底地質勘測考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水下地質勘測的水壓驅動激振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請參閱圖1,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用于水下地質勘測的水壓驅動激振器的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水下地質勘測的水壓驅動激振器,該用于水下地質勘測的水壓驅動激振器包括:具有內腔室及外腔室C的殼體8,所述殼體8的頂部及底部分別連接有頂蓋1及底蓋11,所述頂蓋1上設置有進入第一開關閥2,所述底蓋11上設置第二開關閥7,所述內腔室及外腔室C之間的隔壁上靠近所述頂蓋1的一端設置有第三開關閥3;且所述頂蓋1上設置有控制所述第一開關閥2打開的第一控制開關4及控制第三開關閥3關閉的第三控制開關18,所述底蓋11上設置有控制所述第一開關閥2關閉的第二控制開關9及控制所述第三開關閥3打開的第四控制開關17;
所述內腔室設置有活塞桿6,所述活塞桿6上固定有活塞5,且所述活塞5與所述殼體8的內側壁密封接觸,并將所述殼體8內的腔室分成第一腔室A及第二腔室B;所述活塞桿6穿設底蓋11后露出,且所述活塞桿6露出的部分連接有配重16;
所述底蓋11連接有套筒12,所述配重16位于所述套筒12內,且所述套筒12遠離所述底蓋11的一端連接有激振源上段13,所述激振源上段13連接有激振源中段14,所述激振源中段14連接有激振源下段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建江,未經韓建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839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