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油污水旋流氣浮評價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83835.4 | 申請日: | 2016-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88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羅小明;何利民;付浩;呂宇玲;楊東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G01D21/00 | 分類號: | G01D21/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昊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37201 | 代理人: | 張中南,邱岳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油 污水 流氣 評價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含油污水旋流氣浮評價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氣體引入管路、污水管路、氣泡制備管路和旋流氣浮裝置,其中旋流氣浮裝置包括設有內筒(25)的旋流筒(23),且旋流筒(23)與內筒(25)同軸設置,旋流筒(23)頂部設有用于驅動內筒(25)的調速電機(27),所述旋流筒(23)頂部設有帶閥門I(22)的注水口(21)和帶閥門J(29)的排氣口(28),旋流筒(23)內還設有撇油板(24)和布氣板(32),且撇油板(24)和布氣板(32)分別位于內筒(25)的上方和下方,旋流筒(23)側面設有污水引出口(26)、帶閥門K(30)的排油口(31)和帶閥門L(33)的處理水取樣口(34),且排油口(31)位置高于所述撇油板(24),處理水取樣口(34)位置低于所述布氣板(32),旋流筒(23)底部還設有溶氣污水入口(20)和帶閥門M(35)的排水口(36);
所述的污水引出口(26)排出的污水依次通過污水管路、三通、閥門E(9)、氣泡制備管路、溶氣污水入口(20)而進入旋流筒(23),所述的三通還連接有氣體引入管路,從而使旋流筒(23)內的污水循環流動,并且利用循環流動的污水制備氣泡;
所述污水管路自污水引出口(26)至三通依次為閥門A(1)、污水流量計(2)、閥門B(3);所述氣體引入管路自其氣體引入口(4)至三通依次為閥門C(5)、氣體流量計(6)、閥門D(7)和真空表(8);所述氣泡制備管路自閥門E(9)至溶氣污水入口(20)依次為過濾器(10)、多相溶氣泵(11)、單向閥(12)、擴張管(13)、閥門H(19);其中所述擴張管(13)底部設有帶閥門G(17)的溶氣取樣口(18)、頂部設有壓力表(14)和帶閥門F(15)的余氣排出口(1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旋流氣浮評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氣板(32)和撇油板(24)是多孔板。
3.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旋流氣浮評價系統進行工藝參數優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取出一定體積的含油污水,打開閥門I(22)將污水由注水口(21)注入;
2)打開閥門A(1)、閥門B(3)、閥門E(9)、閥門H(19)和閥門J(29),其它閥門關閉,啟動多相溶氣泵(11),使污水在多相溶氣泵(11)、擴張管(13)和旋流筒(23)之間循環流動,旋流筒(23)內的空氣通過排氣口(28)排出;
3)真空表(8)的讀數達到設定負壓時,打開閥門C(5),并調節閥門B(3)、閥門D(7)和閥門E(9)控制氣體流量和污水流量,以將污水溶氣量控制在設定值;
4)通過閥門H(19)控制擴張管(13)的溶氣壓力;對應設定的溶氣壓力,打開閥門G(17),通過溶氣取樣口(18)取樣,檢測相應的氣泡粒徑分布;并且定時打開閥門F(15)以排出擴張管(13)頂部集聚的連續相氣體;
5)待污水溶氣量達到設定值后,啟動調速電機(27),控制內筒(25)轉速,使污水進行不同強度的旋流運動;溶氣污水通過溶氣污水入口(20)進入旋流筒(23),并經過布氣板(32)布氣后,與油滴進行旋流氣浮,經過氣浮分離后,撇油板(24)將油相隔離至旋流筒(23)的上方;打開閥門L(33),對一定時間氣浮除油后的處理水取樣,檢測含油濃度;打開閥門K(30)將油相排出,打開閥門M(35)將旋流筒(23)內的液相排出;
7)最后以除油效率為指標,通過對比測試前后污水取樣口中污水含油量的變化,分析旋流氣浮除油效果,從而評價不同旋流強度和氣泡特性對旋流氣浮除油能力的影響,實現對旋流氣浮工藝關鍵參數旋流強度、氣泡粒徑和溶氣量的優選,為旋流氣浮設備的優化設計和高效運行提供依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8383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工程機械散熱系統監測系統及監測方法
- 下一篇:蠶繭質量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