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飾茶杯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80877.2 | 申請日: | 2016-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357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許文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文瑜 |
| 主分類號: | C04B41/90 | 分類號: | C04B41/90;C04B41/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飾 茶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飾茶杯和其生產工藝,特別是涉及一種金飾茶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陶瓷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杰出代表,現今遍布我們生活的各領域,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隨著工藝的進步,陶瓷的質地也在不斷地提升,市場上各種陶瓷制品種繁多玲瑯滿目,其實用性和裝飾性都比較強,其中金飾茶杯就以其漂亮的外觀在高端產品上占有一席之地,但現有金飾茶杯的表面金涂層都是光滑的,缺失立體感,仍有待于改進創新。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飾茶杯及其制作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金飾茶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工藝如下:
a、在杯坯表面施加點狀錯落分布的透明釉,然后放入窯爐內進行首次燒成;
b、將a步驟中的燒成品的表面涂覆金水,金水由金和固化劑構成,其中金按質量份計算占75-80%,余量為固化劑;然后放入窯爐內進行燒成,燒成溫度為:升溫第一階段1.3小時,溫度從室溫勻速升溫至250℃,升溫第二階段1小時,溫度從250℃勻速升溫至440℃,升溫第三階段1.7小時,溫度從440℃勻速升溫至700℃,升溫第四階段1.5小時,溫度從7000℃勻速升溫至800℃,最后自然降溫至室溫出窯。
根據上述金飾茶杯的制作方法制得的金飾茶杯,其特征在于杯體外表面設有點狀錯落分布的透明釉,在透明釉外側的杯體外表面覆蓋有燒結的金涂層。
進一步的,所述a步驟中首次燒結后,在首次燒結后杯坯表面再次施加點狀錯落分布的透明釉進行燒結,上述施釉燒結程序至少為兩次。
通過本發明金飾茶杯的制作方法,可以得到外表面具有凹凸立體感的金飾茶杯,使其更美觀。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金飾茶杯的制作方法,其制作工藝如下:
a、在杯坯表面施加點狀錯落分布的透明釉,杯坯可以是未燒結過的土坯,也可以是表面均勻施釉燒結過的杯坯,點狀的密度和大小可以根據要獲得的凹凸大小設定,施釉后放入窯爐內進行首次燒成,使透明釉固化;
b、將a步驟中的燒成品的表面涂覆金水,金水由金和固化劑構成,其中金按質量份計算占75-80%,余量為固化劑;然后放入窯爐內進行燒成,燒成溫度為:升溫第一階段1.3小時,溫度從室溫勻速升溫至250℃,升溫第二階段1小時,溫度從250℃勻速升溫至440℃,升溫第三階段1.7小時,溫度從440℃勻速升溫至700℃,升溫第四階段1.5小時,溫度從7000℃勻速升溫至800℃,最后自然降溫至室溫出窯。
通過本發明金飾茶杯的制作方法,可以得到外表面具有凹凸立體感的金飾茶杯,使其更美觀;其特點為杯體外表面設有點狀錯落分布的透明釉,在透明釉外側的杯體外表面覆蓋有燒結的金涂層。
在制作時,在a步驟中首次燒結后,在首次燒結后杯坯表面再次施加點狀錯落分布的透明釉進行燒結,上述施釉燒結程序至少為兩次,多次施釉可通過調節每次點狀的密度和大小可以獲得更明晰或更豐富的立體圖案,更具美感。
綜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申請所做的等效修飾和現有技術添加均視為本發明技術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文瑜,未經許文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808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