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針床潤滑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79907.8 | 申請日: | 2016-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717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文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合葉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35/28 | 分類號: | D04B35/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007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潤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針床潤滑裝置,屬于經編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經編機的導向套是一個易損易耗部件,對其的保養(yǎng)潤滑尤為重要,目前現有的經編機沒有直接對導向套進行加油的裝置,很難對導向套進行加油潤滑,當經編機處于工作狀態(tài)時,導向套和套在其內部的軸之間的摩擦以及導向套與套筒之間的摩擦,導致導向套極易損壞。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針床潤滑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針床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向套、套筒和外殼,所述導向套設置在套筒內并與套筒滑動連接,所述套筒設置在外殼內并與外殼滑動連接,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設置有加油槽和若干導油槽,所述導油槽為繞套筒一周的環(huán)形閉合槽,所述導油槽內設置有若干對導向套加油的導油孔,所有導油槽通過導通槽與加油槽連通,所述外殼上設置有正對加油槽的加油孔,所述加油孔的端部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包括兩塊分蓋板,加油孔的相對內側壁上設置有相對的凹槽,一塊分蓋板的一端嵌入一個凹槽內,并且通過彈簧凹槽底部固定,該分蓋板的另一端在彈簧的作用下抵住另一塊分蓋板端部。
所述導油槽均勻分布在套筒上。
所述導油孔均勻分布在導油槽內。
所述分蓋板的頂面為圓弧形頂面。
所述分蓋板材料為不銹鋼。
所述加油槽為一圓形凹陷結構。
本發(fā)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1、本發(fā)明通過加油槽、導通槽和導油槽構成一完整的加油網絡,在加油時,只需通過加油孔對向加油槽內加油,油可通過加油網絡對導向套加油,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導向套的損壞率;2、本發(fā)明的加油孔設置有蓋板,能夠阻擋灰塵進入,不易堵塞加油網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針床潤滑裝置,包括導向套1、套筒2和外殼3。導向套1設置在套筒2內并與套筒2滑動連接,套筒2設置在外殼3內并與外殼3滑動連接,套筒2的外壁上設置有加油槽4和若干導油槽5,導油槽5為繞套筒2一周的環(huán)形閉合槽,導油槽5均勻分布在套筒2上,導油槽5內設置有若干對導向套1加油的導油孔,導油孔均勻分布在導油槽5內,所有導油槽5通過導通槽8與加油槽4連通,加油槽4為一圓形凹陷結構,外殼3上設置有正對加油槽4的加油孔7,加油孔7的端部設置有蓋板。
如圖2所示,蓋板包括兩塊分蓋板71,分蓋板71材料為不銹鋼,加油孔7的相對內側壁上設置有相對的凹槽,一塊分蓋板71的一端嵌入一個凹槽內,并且通過彈簧72凹槽底部固定,該分蓋板71的另一端在彈簧72的作用下抵住另一塊分蓋板71端部,分蓋板71的頂面為圓弧形頂面。在加油時,將加油槍端部抵住分蓋板71,在壓力的作用下,分蓋板71向凹槽內收縮,加油孔7打開;加油后,兩個分蓋板71在彈簧72的作用下,相互抵靠,加油孔7閉合。該蓋板即能夠有效阻擋灰塵進入,同時也能自動開合。
上述裝置通過加油槽4、導通槽8和導油槽5構成一完整的加油網絡,在加油時,只需通過加油孔7對向加油槽4內加油,油可通過加油網絡對導向套1加油,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導向套1的損壞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合葉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合葉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99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向編織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制造編織部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