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圓環形法蘭件的重力鑄造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78163.8 | 申請日: | 2016-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983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詒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2 | 分類號: | B22C9/2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35213 | 代理人: | 方傳榜,潘文林 |
| 地址: | 3533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圓環 法蘭 重力 鑄造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鑄造用模具,尤其是指一種生產圓環形法蘭件的重力鑄造設備。
背景技術
重力鑄造是指金屬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鑄型的工藝,也稱澆鑄。廣義的重力鑄造包括砂型澆鑄、金屬型澆鑄、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泥模鑄造等;窄義的重力鑄造專指金屬型澆鑄。壓力鑄造是指金屬液在其他外力(不含重力)作用下注入鑄型的工藝。
法蘭(Flange),又叫法蘭凸緣盤或突緣。法蘭是管子與管子之間相互連接的零件,用于管端之間的連接;也有用在設備進出口上的法蘭,用于兩個設備之間的連接。就目前而言,現有的法蘭件一般是呈圓環形布置,在生產中,往往是通過在具有環形模腔的鑄造用模具內灌注金屬熔融液進行塑形,待冷卻后脫模即可獲得法蘭鑄件。現有法蘭鑄件在脫模過程中,法蘭盤內壁往往會與模具的內壁產生摩擦,使得脫模后鑄件存在有劃痕,另外,在灌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法蘭盤內壁與模具結合過于牢固而導致脫模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產圓環形法蘭件的重力鑄造設備,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鑄造用模具在法蘭盤脫模過程中存在的脫模困難及產品有劃痕等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生產圓環形法蘭件的重力鑄造設備,包括機架、固定安裝于機架底部的下模單元、對應設置于該下模單元正上方的上模單元以及用于驅動該上模單元上下移動的驅動裝置,所述下模單元包括一呈方形布置的下模底板以及設置于該下模底板上的圓形下模座,所述上模單元包括一呈方形布置的上模底板以及設置于該上模底板上的圓形上模座,所述圓形下模座設置有一下模壁面、第一成型座以及由該第一成型座與下模壁面共同圍設形成的一環形模腔,所述第一成型座包括可朝其圓心方向內縮的復數個成型瓣。
進一步的,所述復數個成型瓣包括兩個可相對移位地設置于所述圓形下模座的第一成型瓣以及兩個可相對移位地設置于所述圓形上模座的第二成型瓣,兩第二成型瓣分別位于第一成型瓣的兩側,并且當兩第二成型瓣以及兩第一成型瓣分別處于離各自圓形最外側時,該兩第二成型瓣以及兩第一成型瓣形成一圓形的所述第一成型座,并且與所述圓形上模座和圓形下模座共同形成一用于灌注金屬熔融液的所述環形模腔。
進一步的,所述圓形下模座還設置有一第一成型瓣控制單元,該第一成型瓣控制單元包括一第一齒條、與所述第一齒條平行間隔的第二齒條、位于所述第一齒條和所述第二齒條中間的第一傳動齒輪以及驅動所述第二齒條的第一氣缸,所述第一齒條的上部設有與所述第一傳動齒輪的下部相嚙合的第一上齒面,所述第二齒條的下部設有與所述第一傳動齒輪的上部相嚙合的第二下齒面,所述第一齒條與其中一個第一成型瓣中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齒條與另一個第一成型瓣中的底部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圓形上模座還設置有一第二成型瓣控制單元,該第二成型瓣控制單元包括一第三齒條、與所述第三齒條平行間隔的第四齒條、位于所述第三齒條和所述第四 齒條中間的第二傳動齒輪以及驅動所述第四齒條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三齒條的上部設有與所述第二傳動齒輪的下部相嚙合的第三上齒面,所述第四齒條的下部設有與所述第二傳動齒輪的上部相嚙合的第四下齒面,所述第三齒條與其中一個第二成型瓣中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齒條與另一個第二成型瓣中的頂部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圓形下模座在其環形模腔位置的底部設置有復數個間隔布置的頂針。
進一步的,兩所述第一成型瓣為呈軸對稱布置的兩仿D字形瓣體,該仿D字形瓣體包括一弧形成型面、兩由該弧形成型面平直延伸的直形滑動面以及用于將該兩直形滑動面末端連接起來的一內壁面。
進一步的,兩所述第二成型瓣同樣為呈軸對稱布置的兩仿D字形瓣體,該仿D字形瓣體包括一弧形成型面、兩由該弧形成型面平直延伸的直形滑動面以及用于將該兩直形滑動面末端連接起來的一內壁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成型座還包括四個呈環狀陣列對安裝于圓形下模座上的扇形立柱,每個仿D字形瓣體沿著兩扇形立柱的一側面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為一液壓裝置,該液壓裝置的液壓桿末端連接于所述上模單元的頂面。
進一步的,所述上模單元的頂面還連接有兩導向桿,所述機架的頂部開設有用于裝配該導向桿的導向孔。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81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