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控部件的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76837.0 | 申請日: | 2016-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60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成;呂楊;賀建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B60R16/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部件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控部件的控制系統,涉及控制技術領域,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控部件處于休眠狀態場景下的電量消耗的問題。控制系統包括電控部件和控制電路。電控部件包括系統電源模塊和處理器,控制電路包括:第一轉換模塊;第一轉換模塊包括第一輸入端和第一輸出端;第一轉換模塊通過無源器件實現以下功能:若第一輸入端輸入喚醒信號,則第一輸出端輸出第一控制信號;系統電源模塊包括使能端,使能端與第一輸出端連接;若第一輸出端輸出的第一控制信號使得使能端有效,則系統電源模塊為處理器供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控部件的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電控部件越來越多,使得汽車上所有電控部件的總功耗越來越高。為了使蓄電池有限的電量支撐更長的時間,這就需要盡量減小電控部件的靜態功耗,即:需要保證停車等休眠狀態下電控部件的功耗較低。但是,為了使用戶正常使用汽車的啟動等功能,又需要保證電控部件能夠在休眠狀態下接收喚醒信號,以使電控部件從休眠狀態切換為上電狀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電控部件的上電喚醒的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系統包括電控部件和上電喚醒電路。其中,電控部件包括系統電源模塊和主處理器,系統電源模塊的供電電源可以是常電KL30。上電喚醒電路包括輔處理器和輔處理器電源。各模塊/器件之間的連接關系見圖1。在圖1中,當電控部件處于休眠狀態時,系統電源模塊和主處理器不工作,輔處理器和輔處理器電源正常工作,并且,輔處理器時刻監測是否接收到喚醒信號。若輔處理器監測到其接收了喚醒信號,則輔處理器控制系統電源模塊上電,從而為主處理器供電,這樣主處理器能夠正常工作,從而實現喚醒電控部件的功能。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當電控部件處于休眠狀態時,輔處理器和輔處理器電源正常工作,這會消耗一部分電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控部件的控制系統,用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控部件處于休眠狀態場景下的電量消耗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電控部件的控制系統,包括:電控部件和控制電路。電控部件包括系統電源模塊和處理器;控制電路包括第一轉換模塊。第一轉換模塊包括第一輸入端和第一輸出端;第一轉換模塊通過無源器件實現以下功能:若第一輸入端輸入喚醒信號,則第一輸出端輸出第一控制信號。系統電源模塊包括使能端,使能端與第一輸出端連接;其中,若第一輸出端輸出的第一控制信號使得使能端有效,則系統電源模塊為處理器供電。
該技術方案中,在由喚醒信號經無源器件轉換之后得到的信號,使得系統電源模塊的使能端有效時,系統電源模塊為電控部件供電。與現有技術中的“因在電控部件處于休眠狀態時,輔處理器和輔處理器電源正常工作,而需要為輔處理器和輔處理器供電”的技術方案相比,不需要供電電源,因此能夠節省電量。
可選的,無源器件包括:第一電阻和第二電阻;第一電阻設置在第一輸入端與第一輸出端之間;第二電阻的一端與第一輸出端連接,另一端接地。
示例的,第一轉換模塊可以包括m個第一輸入端,每個第一輸入端用于輸入一種類型的喚醒信號;m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該情況下,該可選的實現方式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第一種,每個第一輸入端與第一電阻之間設置有二極管,其中,二極管的正極與第一輸入端連接,負極與第一電阻連接。第二種,通過在第一轉換模塊中設置m個第一電阻和m個第二電阻實現,其中,每個第一電阻設置在第一輸出端與一個第一輸入端之間,m個所述第一電阻與m個所述第一輸入端分別一一對應,不同的第一電阻設置在第一輸出端與不同的第一輸入端之間;每個第二電阻與第一輸出端之間設置有二極管;其中,二極管的正極與第二電阻連接,負極與第一輸出端連接。
上述第一種實現方式具有節省器件的有益效果,上述第二種實現方式能夠適應不同類型的喚醒信號的電壓的差異較大的場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68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用內飾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小型汽車車窗智能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