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苯并咪唑氮烯基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76221.3 | 申請日: | 2016-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636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蔡桂鑫;賴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35/06 | 分類號: | C07D235/06;C07D235/08;C07D235/18;C07D235/02;C07D233/56;C07D249/18;C07D40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苯并咪唑 氮烯基類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1.苯并咪唑氮烯基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通式I所示化合物、二價或一價的銅離子、2,2-聯吡啶、負一價或零價碘及有機堿加入反應管中,然后加入通式II所示化合物和過量有機溶劑,通入氧氣,80-140℃攪拌反應16-48小時,冷卻,分離純化,獲得產物;
或,
將通式IV所示化合物、一價或二價的銅離子、負一價或零價碘及有機堿加入反應管中,然后加入過量有機溶劑,通入氧氣,80-140℃攪拌反應24-60小時,冷卻,分離純化,獲得產物;通式IV所示化合物制備目標產物的反應過程中加入或不加入2,2-聯吡啶均可;
R1為氫、硝基、酯基、烷氧基、鹵素或C1-C4的直鏈烷烴;
R2為氫、芳烴或C1-C4的直鏈烷烴;
R3為氫或C1-C4的直鏈烷烴;
R4為氫或C1-C4的直鏈烷烴;
R5為C1-C6的直鏈、支鏈或環狀烷基,或為C1-C4的直鏈烷氧基取代的C1-C6直鏈、支鏈或環狀烷基,或為苯基、芐基或四氫糠醛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咪唑氮烯基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1為5位取代的甲氧基、硝基、酯基、甲基、氟或氯;R2為氫、甲基或苯環;R3、R4為氫或C1-C4的直鏈烷烴;R5為甲基、乙基、正丁基、叔丁基、芐基、環己基、四氫糠醛基或甲氧乙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咪唑氮烯基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式I所示化合物為苯并咪唑、5-甲基苯并咪唑、5-硝基苯并咪唑、5-苯并咪唑甲酸乙酯、5-氟苯并咪唑、5-氯苯并咪唑、2-甲基苯并咪唑、2-苯基苯并咪唑;
通式II所示化合物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芐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甲氧乙酯、四氫糠醛丙烯酸酯、丙烯酸環己酯或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種;
通式IV所示化合物為3-(苯并咪唑-1-基-)丙酸乙酯、3-(苯并咪唑-1-基-)丙酸正丁酯、3-(5-氯苯并咪唑-1-基-)丙酸正丁酯、3-(6-氯苯并咪唑-1-基-)丙酸正丁酯或3-(2-甲基苯并咪唑-1-基-)丙酸正丁酯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苯并咪唑氮烯基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價或二價銅離子由化合物Cu(OAc)2·H2O、Cu(OAc)2、CuBr2、CuCl2、CuI、CuBr、CuCl或CuOAc提供;所述負一價或零價碘由LiI、KI、NaI、ZnI2、Bu4NI或I2提供;所述有機堿為三亞乙基二胺或三乙胺;
通式I和II所述化合物反應時所用有機溶劑為N,N-二甲基甲酰胺和異丙苯按體積比10:0-5:5的比例混合所得混合物;
通式IV所述化合物所用有機溶劑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亞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苯并咪唑氮烯基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條件為100℃攪拌反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苯并咪唑氮烯基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II化合物過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苯并咪唑氮烯基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化合物與通式II所示化合物的摩爾比為0.25: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622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絲氨酸的生產工藝
- 下一篇:甘氨雙唑鈉的合成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