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滾動軸承振動性能變異的檢測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76006.3 | 申請日: | 2016-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12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夏新濤;徐永智;常振;李云飛;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8 | 分類號: | G06F17/18;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崔旭東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滾動軸承 振動 性能 變異 檢測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滾動軸承振動性能變異的檢測方法及系統,屬于退化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滾動軸承性能主要包括振動、噪聲、摩擦力矩、溫升、旋轉精度等,這些性能對機械系統的運行性能有重要影響。振動是滾動軸承的一個重要性能指標,綜合反映了軸承的制造、安裝、潤滑等因素,影響到軸承的動態特性、壽命與可靠性。目前公開的研究滾動軸承振動性能的方法主要有軸承振動信號數據的時域特征和神經網絡法,軸承振動信號的光譜分析法,軸承振動數據的灰自助法,基于Hilbert-Huang的軸承振動特性分析法,基于相空間的滾動軸承振動特征參數的分析法等。這些方法需要事先假設特定的性能退化模型、分布律、概率密度函數和閾值,且沒有涉及到滾動軸承振動數據的穩健性問題。例如申請號為201410058010.0的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滾動軸承振動性能可靠性變異過程檢測方法與裝置,其是通過對變異強度原始信息進行自助再抽樣,模擬出變異強度的大量生成信息,用灰預測模型處理生成信息,獲取變異強度估計值,整個檢測過程需要將灰自助原理融入泊松過程。可見該專利申請文件既需要實現假定的灰預測模型,又缺乏對滾動軸承振動數據的穩健性問題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滾動軸承振動性能變異的檢測方法及系統,以解決目前滾動軸承性能變異檢測中缺乏對其穩健性檢測的問題。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滾動軸承振動性能變異的檢測方法,該檢測方法的步驟如下:
1)對服役期間滾動軸承在不同時間階段的振動進行測量,得到不同時間階段的滾動軸承振動數據,并將其構成m個時間階段的數據序列;
2)將滾動軸承振動數據取絕對值,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得到絕對值排序序列Yi,并確定該序列的中位數;
3)對絕對值排序序列Yi進行Huber M估計,得到改進數據序列,并計算改進序列的平均值;
4)計算改進數據序列平均值與絕對值排序序列中位數的絕對差;
5)由改進數據序列平均值與絕對值排序序列中位數的絕對差計算局域本征區間和總體本征區間;
6)由總體本征區間計算滾動軸承振動性能變異率,根據變異率即可檢測出滾動軸承振動性能的變異狀況。
所述步驟3)得到的改進數據序列為Zi(n1,n2)為:
Zi(n1,n2)={zi(n;n1,n2)};i=1,2,…,m;n=1,2,…,N
其中Zi(n1,n2)為改進數據序列,zi(n;n1,n2)為改進數據序列的第n個數據,i為時間階段序號,n為數據序號,N為第i個時間階段獲得的數據個數,m為時間階段數,n1為左序列的數據個數,n2為右序列的數據個數。
所述步驟5)中局域本征區間的確定過程如下:
A.找到改進數據序列平均值與絕對值排序序列中位數的絕對差Di(n1,n2)的最小值Dimin;
B.計算Dimin所對應的左序列首數據yi(b)和右序列尾數據yi(e)分別為Ki1和Ki2,[Ki1,Ki2]即為第i個時間階段的局域本征區間。
所述步驟5)中總體本征區間[Kmin1,Kmin2]是由第i個時間階段的局域本征區間[Ki1,Ki2]得到,Kmin1是Ki1的最小值,Kmin2是Ki2的最小值;i為時間階段序號;i=1,2,…,m;m為時間階段數。
所述步驟6)中變異率vi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未經河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60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