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螺旋變頻分級粗細分離機及其分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75133.1 | 申請日: | 2016-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50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高潤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安順惠海粉煤灰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B5/66 | 分類號: | B03B5/66;B03B1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61000***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螺旋 變頻 分級 粗細 分離 及其 方法 | ||
1.一種雙螺旋變頻分級粗細分離機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將火電廠廢棄灰壩內粉煤灰和爐渣與水分別注入攪拌筒內并混合,將粉煤灰細顆粒通過雙螺旋變頻攪拌分級后在水流作用下產生震蕩回流,該粉煤灰細顆粒從位于攪拌筒上方的雙螺旋溢流槽進入收集池內,而同時粉煤灰和爐渣沉淀到攪拌筒底部通過雙螺旋葉片刮到傳送導管上部排渣口排出,而雙變頻攪拌轉速可以無級調速,變頻攪拌頻率越高,粉煤灰細顆粒旋浮的顆粒越粗,變頻攪拌頻率越低粉煤灰細顆粒旋浮顆粒越細,從而實現對火電廠廢棄灰壩內粉煤灰和爐渣進行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螺旋變頻分級粗細分離機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細顆粒指直徑小于2mm的粉煤灰和爐渣顆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螺旋變頻分級粗細分離機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和爐渣指直徑大于2mm的粉煤灰和爐渣顆粒及異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螺旋變頻分級粗細分離機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質量份數計,所述粉煤灰和爐渣與水的混合比例為1:3~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螺旋變頻分級粗細分離機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實現粉煤灰細顆粒進入收集池的方法是,在攪拌筒內兩側對稱設置攪拌葉片,該攪拌葉片轉動軸由設置在攪拌筒上方的變頻電機驅動實現攪拌葉片不斷轉動,確保粉煤灰細顆粒不會沉入攪拌筒底部而懸浮在水中,在攪拌筒上部前端設置溢流口,在不斷加入火電廠廢棄灰壩內粉煤灰和爐渣與水過程中,粉煤灰細顆粒會跟隨多出的水一起通過溢流口流入到收集池內,然后脫干得到粉煤灰細顆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螺旋變頻分級粗細分離機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實現粉煤灰和爐渣從排渣口排出的方法是,在攪拌筒一側設置傳送導管,該傳送導管橫截面為半圓形狀,該攪拌筒底部橫截面形狀尺寸與傳送導管橫截面形狀尺寸一致,在傳送導管的中心線上設置排渣回旋葉片,且該排渣回旋葉片深入攪拌筒底部,在傳送導管上部末端設置變頻電機一且該變頻電機一驅動排渣回旋葉片的轉動軸,在傳送導管中部正下方設置排渣口,在變頻電機一的驅動下,回旋葉片將沉入攪拌筒底部的粉煤灰和爐渣刮到傳送導管的排渣口出實現排出。
7.一種雙螺旋變頻分級粗細分離機,包括攪拌筒(1),其特征在于:在攪拌筒(1)內兩側對稱設置攪拌葉片(2),變頻電機(3)設置在攪拌筒(1)上方且與對應攪拌葉片轉動軸(4)固定連接,在攪拌筒(1)上部前端設置溢流口(5),在攪拌筒(1)一側設置傳動導管(6),在傳動導管(6)的中心線上設置排渣回旋葉片(7)且該排渣回旋葉片(7)深入攪拌筒(1)底部,在傳動導管(6)上部末端設置變頻電機一(8)且該變頻電機一(8)與排渣回旋葉片的轉動軸(9)固定連接,在傳送導管(6)中部正下方設置排渣口(1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雙螺旋變頻分級粗細分離機,其特征在于:攪拌葉片(2)與攪拌葉片轉動軸(4)通過螺栓連接實現攪拌葉片(2)的角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雙螺旋變頻分級粗細分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導管(6)的橫截面為半圓形狀,該攪拌筒(1)底部橫截面形狀尺寸與傳送導管(6)橫截面形狀尺寸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安順惠海粉煤灰開發有限公司,未經貴州安順惠海粉煤灰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513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廢棄食物處理器
- 下一篇:磁鐵礦的超高磁選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