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麥育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73930.6 | 申請日: | 2016-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5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新亮;崔衛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5/82 | 分類號: | C12N15/82;A01H1/02;A01H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3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麥 育種 方法 | ||
1.一種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選用適宜當地種植,抗病蟲、抗倒、分蘗弱、穗大、結實率高的優質、高產品種作為小麥父本和小麥母本進行雜交,得到雜交組合F1代種子;
S2、在鹽堿種植條件下,利用所得的F1代種子自交形成二環系群體,并從中選擇具有耐鹽堿性狀的小麥植株自交10代以上,得到性狀穩定的耐鹽堿小麥雜交品種;
S3、通過基因槍法將含有掌葉半夏凝集素基因和OsMADS57蛋白的編碼基因的DNA質粒導入上述耐鹽堿小麥雜交品種的苗細胞、組織或器官,經75%乙醇表面消毒后,置于分化培養基上,于25℃~27℃條件下遮光恢復培養一天,3000Lx~4000Lx光照強度下培養3天后,轉移至1/2MS+BA4.8mg/L+NAA0.04mg/L培養基中繼續培養;
S4、至抗性芽生長至1cm以上后,將其移入生根培養基:改良MS+0.04mg/LNAA+0.75mg/L6-BA+0.075mg/LIBA+35g/L蔗糖培養基中繼續培養,幼苗生長至根系發達、莖葉健壯后對品質性狀進行全面測定,篩選產量高、綜合抗性強、品質優良的品系移入溫室中,常規培育,直至結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鹽堿種植條件包括:在播種F1代種子前、小麥返青期和小麥拔節期,均分別向小麥種植區內澆灌鹽堿水至鹽堿水高出地面1~5cm并保持一定時間,每升鹽堿水包含氯化鈉26.276克、氯化鎂2.16克、硫酸鎂3.148克、氯化鈣1.243克、碳酸氫鈉0.179克、氯化鉀0.723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步驟S4中的改良MS包括蛋氨酸錳10mg/L、,一水硫酸鋅5mg/L、核苷酸鹽17mg/L、氨基酸螯合鎂5mg/L、硒蛋氨酸5.5mg/L、植酸酶0.75mg/L、中微量元素4.5mg/L、吡啶酸鉻0.065mg/L、碘酸鈣0.3mg/L、賴氨酸6mg/L、氨基酸螯合鈷0.065mg/L、蛋白鍺0.75mg/L、碘酵母6mg/L,鹽酸硫胺素10mg/L、鹽酸吡哆醇3mg/L、肌醇35mg/L、環己六醇27mg/L。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苷酸鹽包括核糖核酸堿水解后得到的5′-腺苷酸二鉀或鈉,5′-鳥腺苷酸二鉀或鈉,5′-胞苷酸二鉀或鈉和5′-尿苷酸二鉀,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Mn、B、Fe、Zn、Cu和Mo,所述Mn∶B∶Fe∶Zn∶Cu∶Mo的重量比為3∶1∶2∶1∶2∶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鹽堿性狀包括如下性狀中的任意三種:
小麥籽粒:長芒,白殼和白粒;
株高:65~85cm;
果穗:穗粒數35~45粒,千粒重45~55g,結實性好;產量:485~545kg/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學院,未經河南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393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功能逃生窗
- 下一篇:高產細菌素的副干酪乳桿菌基因工程菌株的構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