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有效解決泡生法晶體開裂的工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73841.1 | 申請日: | 2016-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6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余劍云;李慶躍;李凱;張會選;徐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市東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30B29/20 | 分類號: | C30B29/20;C30B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沈陳;楊大慶 |
| 地址: | 2452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效 解決 泡生法 晶體 開裂 工藝 方法 | ||
1.一種可有效解決泡生法晶體開裂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驟:
①根據預設的投料量將氧化鋁原料裝入泡生爐坩堝內,在提拉桿上安裝 好籽晶,抽真空,啟動加熱系統使原料熔化;待原料完全融化后,尋找合適 的引晶溫度開始引晶,引晶完成后按照泡生法工藝設定提拉速率和降溫速率, 使晶體進入放肩、等徑生長階段;
②當晶體生長至步驟①中投料量的1/2-3/4后,在步驟①的基礎上將提拉 速率升高5-8倍,降溫速率減小至原先的1/4-3/4,使得晶體的生長速度降低 至等徑生長階段長速的1/3-3/4,進行等徑收尾生長;
③當晶體重量達到步驟①中的投料量后,在步驟②的基礎上,繼續升高 提拉速率5-8倍,增大降溫速率5-7倍,直至晶體重量超過投料量的10-30kg, 確保晶體生長完畢后,停止提拉;
④將電壓升高至步驟①中引晶完成時的電壓值±200mv,與此同時緩慢上 提提拉桿直到晶體質量穩定在投料量±2kg,停止提拉,檢查晶體是否與坩堝 壁間存有間隙;
⑤將電壓恢復至步驟③結束時的電壓值,觀察20-90min,確定晶體沒有 出現二次粘堝,晶體脫堝成功進入降溫階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有效解決泡生法晶體開裂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驟①中的化料階段,首先采用較高的升溫速率升電壓,其升溫速率 為500-2000mv/h,8-15h后,即當電壓為8500-9000mv時,再采用較小的升溫 速率升電壓,該升溫速率為100-600mv/h,直至最終達到化料電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有效解決泡生法晶體開裂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驟①中引晶完成后設定的提拉速率不超過0.5mm/h,降溫速率不超過 15mv/h。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有效解決泡生法晶體開裂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驟③中,若晶體重量超過投料量的30kg以上,需暫停提拉,直至重 量降至投料量±20kg再進行提拉。
5.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有效解決泡生法晶體開裂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驟④中所述提拉桿的提拉速率為1-15mm/min,提拉時間為5-30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有效解決泡生法晶體開裂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驟④中將電壓升高至引晶完成時電壓值的時間不超過30min。
7.如權利要求1所述可有效解決泡生法晶體開裂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驟④中所述檢查晶體是否與坩堝壁間存有間隙的方法是,輕微撥動 提拉桿,根據提拉桿的晃動情況判斷晶體是否與坩堝壁相粘接,每隔1-30min 判斷一次。
8.如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可有效解決泡生法晶體開裂的工藝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④或⑤中如果出現晶體與坩堝壁相粘接的情 況,則需要重復步驟④和⑤,直至晶體脫堝成功。
9.如權利要求8所述可有效解決泡生法晶體開裂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驟⑤脫堝成功后,還包括調整提拉桿位置,使晶體處于坩堝正中心 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市東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黃山市東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384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