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優化電廠脫硝裝置稀釋風機取風方式的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73441.0 | 申請日: | 2016-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61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青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順德五沙熱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J15/02 | 分類號: | F23J15/02;F23J15/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高文龍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優化 電廠 裝置 稀釋 風機 方式 系統 | ||
1.用于優化電廠脫硝裝置稀釋風機取風方式的系統,包括省煤器(2)、脫硝裝置(3)、空氣預熱器(4)、靜電除塵器(5)、引風機(6)、脫硫裝置(7)和稀釋風機(9),所述省煤器(2)與電廠鍋爐(1)的出口相連通,所述的脫硫裝置(7)與煙囪(8)相連通,所述的脫硝裝置(3)、空氣預熱器(4)、靜電除塵器(5)、引風機(6)設置在省煤器(2)與脫硫裝置(7)之間,并且沿自省煤器(2)向脫硫裝置(7)的方向通過煙道依次相連通,在省煤器(2)與脫硝裝置(3)之間的連接煙道上還旁支一條稀釋風管道(16),稀釋風管道(16)與稀釋風機(9)的出口相連通,所述稀釋風管道(16)上還設置有混合器(11),并且所述混合器(11)還與供氨管道(12)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在所述引風機(6)的出口與所述稀釋風機(9)的入口之間增設有稀釋風機入口與引風機出口連通管道(10),所述的稀釋風機入口與引風機出口連通管道(10)分別與引風機(6)的出口以及稀釋風機(9)的入口相連通,將引風機(6)排出的熱煙氣回用做稀釋風機(9)的噴氨稀釋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優化電廠脫硝裝置稀釋風機取風方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風機入口與引風機出口連通管道(10)上還設置有煙氣流量調節門(13),用于調節進入稀釋風機(9)的風量,保證稀釋風量滿足脫硝裝置(3)噴氨運行要求的目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優化電廠脫硝裝置稀釋風機取風方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風機(9)還設置有變頻控制器(15),通過變頻控制風機轉速,實現機組不同運行條件下保證稀釋風機(9)入口稀釋風量滿足脫硝裝置(3)噴氨運行要求的目的。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用于優化電廠脫硝裝置稀釋風機取風方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硝裝置(3)、空氣預熱器(4)、靜電除塵器(5)、引風機(6)為并列設置且結構相同的兩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優化電廠脫硝裝置稀釋風機取風方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釋風管道(16)為兩條,分別連通在兩套脫硝裝置(3)與省煤器(2)之間的煙道上,所述的稀釋風機(9)為兩臺,分別與一條稀釋管道(16)相連通,所述的稀釋風機入口與引風機出口連通管道(10)為兩條,每一條稀釋風機入口與引風機出口連通管道(10)均與一臺引風機(6)的出口以及一臺稀釋風機(9)的入口相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優化電廠脫硝裝置稀釋風機取風方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釋風管道(16)為兩條,分別連通在兩套脫硝裝置(3)與省煤器(2)之間的煙道上,所述的稀釋風機(9)為兩臺,分別與一條稀釋管道(16)相連通,所述的稀釋風機入口與引風機出口連通管道(10)為一條熱煙氣回用母管道以及并列設置的兩條稀釋風機支管道構成的組合管道,其中,母管道的進口與兩臺引風機(6)的出口相連通,兩條稀釋風機支管道的進口并入所述母管道的出口,兩條稀釋風機支管道的出口分別與兩臺稀釋風機(9)的入口相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優化電廠脫硝裝置稀釋風機取風方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釋風管道(16)為兩條,分別連通在兩套脫硝裝置(3)與省煤器(2)之間的煙道上,所述的稀釋風機(9)為四臺,分為兩組,每組為兩臺并排設置的稀釋風機(9),每一組稀釋風機(9)分別與一條稀釋管道(16)相連通,所述的稀釋風機入口與引風機出口連通管道(10)為兩條,每一條稀釋風機入口與引風機出口連通管道(10)均與一臺引風機(6)的出口以及一組稀釋風機(9)的入口相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優化電廠脫硝裝置稀釋風機取風方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每一臺稀釋風機(9)的出口處均設置有稀釋風機出口門(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順德五沙熱電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順德五沙熱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344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