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堆取料機及其回轉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73134.2 | 申請日: | 2016-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211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方海濤;徐志剛;葉阜;張起偉;李波;趙華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65/28 | 分類號: | B65G6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周美華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堆取料機 及其 回轉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料裝卸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堆取料機及其回轉平臺。
背景技術
作為現代化工業大宗散狀物料連續裝卸的高效設備,堆取料機已經廣泛應用于港口、碼頭、儲煤場、發電廠等散料存儲料場的堆取作業。堆取料機包括門座架、通過回轉支承安裝于所述門座架上的回轉平臺、受所述回轉平臺驅動的懸臂架以及斗輪等其他上部結構。現有堆取料機中回轉平臺為圓筒形,其包括外圈壁和內圈壁,外圈壁與內圈壁的底端通過連接壁焊接,內圈壁圍成內部的中心料斗安裝腔以安裝中心料斗;所述回轉平臺底端的連接壁與其下方的所述門座架通過回轉支承轉動連接;為了保證堆取料機的結構強度以及穩定性,所述回轉支承靠近所述回轉平臺的外圈壁設置,所述回轉支承承受的上部結構重量壓力通過作為受力腹板的所述外圈壁傳遞給所述回轉支承。并且臂架帶式輸送機的落料點相對于所述回轉平臺的回轉中心偏后設置。在堆取料作業時,斗輪將物料從料場取送至臂架帶式輸送機上,經過輸送,依靠物料自重下落至回轉平臺的中心料斗內,再經中心料斗卸至尾車帶式輸送機皮帶上,輸運至指定場所,完成堆取料作業。
目前,特大型物料輸送項目,例如京唐港項目,輸送物料的粘度大,出力大,相形之下現有堆取料機的中心料斗尺寸較小,影響物料流量,甚至造成物料堵塞,影響輸送效率。為了增大堆取料機中心料斗的尺寸以提高堆取料機的物料輸送能力,現有技術嘗試通過增大回轉平臺和回轉支承直徑尺寸的方式,雖然這種改進方式可以有效增大回轉平臺內部中心料斗安裝腔的空間尺寸,從而能夠安裝更大尺寸的中心料斗,以提高物料輸送效率,然而,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將回轉平臺和回轉支承直徑尺寸增大勢必會導致堆取料機整機自重大大增加,經計算自重會增加數噸,自重增加對門座架的強度要求也會更高,堆取料機行走機構承重要求也更高,行走機構的驅動力、車輪數量都需隨之增加,技術與生產成本均面臨更大考驗;第二、回轉平臺直徑尺寸增大勢必會選擇更大直徑的回轉支承來匹配,目前上述特大型物料輸送項目常用堆取料機的回轉支承直徑為6.4米,為了匹配直徑增大的回轉平臺,回轉支承的直徑必須達到8米以上,而目前國內直徑如此之大的回轉支承的技術可靠性還不能得到保障,采用國外大尺寸回轉支承勢必會大大提高生產成本,不利于市場推廣;第三、回轉平臺整體直徑尺寸的改變勢必導致與其配合連接的其他結構的位置變動,這將會給堆取料機的整體穩定性與安全性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影響因素,難以實施。
綜上,堆取料機技術領域缺乏一種既能夠有效增大回轉平臺內部中心料斗安裝腔的尺寸,又不會增加大量生產成本的堆取料機。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堆取料機的回轉平臺內部的中心料斗安裝腔尺寸小,不能安裝以滿足物料輸送要求的更大尺寸的中心料斗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中心料斗安裝腔尺寸大,且不會增加大量成本的堆取料機的回轉平臺,以及具有該回轉平臺的堆取料機。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堆取料機的回轉平臺,包括環形本體,所述環形本體的內側輪廓形成與所述內側輪廓相適配的中心料斗的中空安裝腔,所述環形本體的底端通過回轉支承可旋轉地連接于門座架的上方;所述內側輪廓由位于堆取料機的懸臂架延伸方向一側的第一圓弧壁、背向所述懸臂架延伸方向一側的第二圓弧壁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圓弧壁和所述第二圓弧壁的第一連接壁構成封閉輪廓,所述第一圓弧壁與所述第二圓弧壁均以所述回轉平臺的回轉中心為圓心,所述第一圓弧壁與所述第二圓弧壁的中心基本均位于所述懸臂架的中心線上,所述第二圓弧壁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圓弧壁的直徑,并且所述第二圓弧壁所對應的弦的長度適于所述中心料斗在所述中空安裝腔中的安裝,所述第二圓弧壁作為受力腹板靠近且小于所述回轉支承的內側緣。
所述第二圓弧壁所對應的弦的長度不超過所述第一圓弧壁所對應的弦的長度。
所述環形本體的外側輪廓與所述內側輪廓之間形成環形間隙,所述外側輪廓由與所述內側輪廓的所述第一圓弧壁相對應的第三圓弧壁、與所述內側輪廓的所述第二圓弧壁相對應的第四圓弧壁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三圓弧壁和所述第四圓弧壁之間的第二連接壁構成封閉輪廓,所述第三圓弧壁與所述第四圓弧壁的中心均基本位于所述懸臂架的中心線上,所述第三圓弧壁與所述第四圓弧壁均以所述回轉中心為圓心,所述第四圓弧壁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三圓弧壁的直徑,所述第三圓弧壁的直徑大于所述回轉支承的外側緣,且所述第三圓弧壁作為受力腹板靠近所述回轉支承設置。
所述環形間隙沿其環形方向的徑向間距基本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31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薄膜材料裁剪設備
- 下一篇:一種子母熱敷熏蒸堂療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