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71660.5 | 申請日: | 2016-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201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尹靈峰;謝鵬;高艷龍;王江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00 | 分類號: | H01L33/00;H01L33/44;H01L33/14;H01L3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光二極管 芯片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的制作方法,屬于半導體技術領域。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襯底的第一表面上依次生長N型層、發光層、P型層,形成外延層;在P型層上形成從P型層上延伸到N型層的凹槽;在P型層上形成電流阻擋層;在電流阻擋層和P型層上形成透明導電薄膜;在透明導電薄膜上電流阻擋層對應的區域邊緣形成絕緣層,絕緣層包括多個間隔排列的絕緣單元;在絕緣層的遮擋下對透明導電薄膜進行高溫退火;在透明導電薄膜上電流阻擋層對應的區域形成P型電極,在N型層上形成N型電極;對襯底進行減薄;在襯底的第二表面形成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鏡DBR;對DBR、襯底、以及外延層進行切割和分裂。本發明可以提高發光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簡稱LED)是一種半導體發光器件,被廣泛用于指示燈、顯示屏等。
現有的LED芯片包括襯底、以及依次層疊在襯底上的N型層、發光層、P型層,P型層上開設有從P型層延伸到N型層的凹槽,電流阻擋層、電流擴展層、P型電極依次設置在P型層上,N型電極設置在N型層上。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形成電流擴展層后會在O2的參與下對電流擴展層進行退火,如果O2含量太多會降低電流擴展層的導電性能,如果O2含量太少會降低光線的出射率和LED芯片的發光亮度、以及電流擴展層與P型層之間的歐姆接觸,即使是在最佳的O2含量的基礎上,由于電流是由P型電極和N型電極注入LED,必定導致電流聚集在P型電極和N型電極附近,邊緣部分沒有得到充分利用,LED芯片的發光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邊緣部分沒有得到充分利用、LED芯片的發光效率較低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的制作方法。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襯底的第一表面上依次生長N型層、發光層、P型層,形成外延層;
在所述P型層上形成從所述P型層上延伸到所述N型層的凹槽;
在所述P型層上形成電流阻擋層;
在所述電流阻擋層和所述P型層上形成透明導電薄膜;
在所述透明導電薄膜上所述電流阻擋層對應的區域邊緣形成絕緣層,所述絕緣層包括多個間隔排列的絕緣單元,所述絕緣單元的面積沿從中心向四周的方向逐漸減小;
在所述絕緣層的遮擋下對所述透明導電薄膜進行高溫退火;
在所述透明導電薄膜上所述電流阻擋層對應的區域形成P型電極,在所述N型層上形成N型電極;
對所述襯底進行減薄;
在所述襯底的第二表面形成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鏡DBR,所述第二表面為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表面;
對所述DBR、所述襯底、以及所述外延層進行切割和分裂,得到相互獨立的發光二極管芯片。
可選地,所述絕緣單元的橫截面為圓形或環形。
可選地,所述絕緣層的厚度為5納米~5微米。
可選地,所述絕緣層為SiO2層或SiN層。
可選地,所述制作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透明導電薄膜上所述電流阻擋層對應的區域形成所述絕緣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716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面積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發光二極管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