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污泥分解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69849.0 | 申請日: | 2016-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218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學文;林常婧 | 申請(專利權)人: | 譽晟藍天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C02F11/10;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 |
| 地址: | 1012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污泥 分解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污泥分解的裝置,包括:亞臨界反應罐組,亞臨界反應罐組用于對原始污泥進行高溫加壓,使原始污泥進入亞臨界狀態進行裂解得到污泥裂解液;加熱裝置,加熱裝置與亞臨界反應罐組相連,用于為亞臨界反應罐組提供熱量;干燥機,干燥機與亞臨界反應罐組相連,用于干燥污泥裂解液,得到污泥粉;流化熱解裝置,流化熱解裝置與干燥機相連,用于將污泥粉進行熱解,得到炭粉。本發明通過設置亞臨界反應罐組和流化熱解裝置,可對原始污泥先經過亞臨界高溫裂解反應,再將干燥得到的污泥粉經過流化熱解反應得到炭粉,使原始污泥中的絕大部分的生物細胞會破裂,長鏈有機物分子鏈將斷裂,使原始污泥的裂解更為充分,炭化效果好,時間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泥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污泥分解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污泥干燥裝置在進行污泥干燥時,直接對污泥進行加熱干燥,得到的干燥污泥仍含有很多有機物質或者污染物,將其排放到室外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過一種用于污泥分解的裝置。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污泥分解的裝置,包括:
亞臨界反應罐組,所述亞臨界反應罐組用于對原始污泥進行高溫加壓,使原始污泥進入亞臨界狀態進行裂解得到污泥裂解液;
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與所述亞臨界反應罐組相連,用于為所述亞臨界反應罐組提供熱量;
干燥機,所述干燥機與所述亞臨界反應罐組相連,用于干燥污泥裂解液,得到污泥粉;
流化熱解裝置,所述流化熱解裝置與所述干燥機相連,用于將所述污泥粉進行熱解,得到炭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設置亞臨界反應罐組和流化熱解裝置,可對原始污泥先經過亞臨界高溫裂解反應,再將干燥得到的污泥粉經過流化熱解反應得到炭粉,使原始污泥中的絕大部分的生物細胞會破裂,細胞間的間隙水和吸附水被釋放出來,長鏈有機物分子鏈將斷裂,使原始污泥的裂解更為充分,炭化效果好,時間短。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亞臨界反應罐組包括:
預熱罐組,所述預熱罐組內設置有多根回泥管,多根所述回泥管之間及所述回泥管與所述預熱罐組側壁內側面之間的縫隙形成入泥通道;所述預熱罐組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一進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回泥管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二進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與所述干燥機相連;所述原始污泥從所述第一進料口進入預熱罐組內;
加熱罐組,所述加熱罐組通過管道與所述加熱裝置相連,用于對原始污泥進行高溫加壓,使原始污泥進入亞臨界狀態進行裂解得到污泥裂解液;所述加熱罐組上開設有第三進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進料口通過管道與所述第一出料口相連通,所述第三出料口通過管道與所述第二進料口相連通。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預熱罐組和加熱罐組,先對原始污泥進行預熱,再對其進行加熱,提高了原始污泥的熱裂解效率,節約了能源;通過在預熱罐組內設置入泥通道和回泥管,通過加熱罐組裂解產生污泥裂解液對入泥通道中的原始污泥進行預熱,節能環保,熱量利用充分。
進一步,所述加熱罐組包括多個通過管道串聯的加熱罐,串聯的加熱罐中,位于兩端的加熱罐上分別開設有第三進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加熱罐上安裝有卸壓汽包,所述加熱罐的第三出料口處安裝有溫度表;
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多個導熱油罐和導熱油爐;每一個所述加熱罐外均包覆有一個導熱油罐,所述加熱罐與包覆在其外壁的導熱油罐之間留有空隙,各個加熱罐與包覆在其外壁的導熱油罐之間的空隙相互連通;所述導熱油爐通過輸油管與所述空隙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譽晟藍天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譽晟藍天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698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