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波紋管膨脹節機械性能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69490.7 | 申請日: | 2016-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887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錢夏夷;朱慶南;王一寧;葛盼路;白玉;徐錦新;張丹丹;劉英;楊雨圖;緱斌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義 |
| 地址: | 21003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波紋管 膨脹 機械性能 試驗裝置 | ||
本技術屬于機械制造檢測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波紋管膨脹節機械性能試驗裝置,尤其適用于同時對兩個金屬波紋管膨脹節的機械性能進行同時測試;一種波紋管膨脹節機械性能試驗裝置,包括立式的框架,框架包括頂板、底板和導柱,平行的頂板和底板固連于平行設置的導柱的兩端;還包括移動設置在導柱上的上滑塊和下滑塊,設置在下滑塊上面的移動工作臺,轉動設置在移動工作臺上面的下旋轉臺,轉動設置在上滑塊下面的上旋轉臺,移動設置在導柱上的驅動連接板,設置在框架和驅動連接板之間的試驗驅動與加載機構;相對設置的下旋轉臺和上旋轉臺結構相同;波紋管膨脹節試驗件、下旋轉臺、上旋轉臺和驅動連接板的軸線共線。
技術領域
本技術屬于機械制造檢測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波紋管膨脹節機械性能試驗裝置,尤其適用于同時對兩個金屬波紋管膨脹節的機械性能進行同時測試。
背景技術
目前,管道廣泛的應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熱力系統中。配套的波紋管膨脹節作為一種能自由伸縮的彈性補償元件,利用波紋管補償器的彈性元件的伸縮形變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導管、管線或者容器由熱脹冷縮或者其他的原因而產生的橫向、軸向或者角向位移,具有工作可靠、性能良好、結構緊湊等優點,已廣泛應用在化工、冶金、核能等部門。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城建、油、氣、煤、熱等領域管道用量的迅猛增加,需求量逐年上升,波紋管膨脹節的作用和重要性也越來越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越來越高,在保證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出合格的波紋管膨脹節顯得越來越重要。
目前國內膨脹節制造廠家雖然很多,但檢驗檢測能力薄弱,極少開展波紋管膨脹節的疲勞試驗工作。但TSGD7002-2006《壓力管道元件型式試驗規則》、GB/T12777-2008和EJMA等國內外標準中均對波紋管膨脹節的疲勞試驗提出了要求,疲勞試驗是膨脹節試樣主要性能試驗項目,所有出廠的膨脹節試樣需經疲勞試驗檢測合格才能投入使用,所以可靠的膨脹節性能試驗設備是保證膨脹節質量的關鍵。
國內現有的膨脹節疲勞性能試驗設備普遍存在適用范圍窄(僅適用于一種規格的一個試驗件),試驗設備笨重,基本靠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自動化程度低,影響試驗結果的準備度,且試驗數據采集量不夠。
發明內容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波紋管膨脹節機械性能試驗裝置,能夠對兩個膨脹節同時試驗,提高了試驗效率,且適用范圍廣,能滿足總高度不同、單體高度不同的波紋管膨脹節試驗件的試驗要求。
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波紋管膨脹節機械性能試驗裝置,包括立式的框架,框架包括頂板、底板和導柱,平行的頂板和底板固連于至少兩根平行設置的導柱的兩端;還包括移動設置在導柱上、位于頂板和底板之間的上滑塊和下滑塊,設置在下滑塊上面的移動工作臺,轉動設置在移動工作臺上面的主要用于對由兩個相同的波紋管膨脹節使用上端法蘭、中間法蘭和下端法蘭密封固連而成但中間聯通的波紋管膨脹節試驗件下端法蘭定心并夾緊的下旋轉臺,轉動設置在上滑塊下面的主要用于對波紋管膨脹節試驗件上端法蘭定心并夾緊的上旋轉臺,移動設置在導柱上的位于上旋轉臺和下旋轉臺之間的主要用于對波紋管膨脹節試驗件中間法蘭定心并夾緊的驅動連接板,設置在框架和驅動連接板之間用于調節驅動連接板初始高度后驅動驅動連接板做往復運動的試驗驅動與加載機構;相對設置的下旋轉臺和上旋轉臺結構相同;波紋管膨脹節試驗件、下旋轉臺、上旋轉臺和驅動連接板的軸線共線。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業大學,未經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694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