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干擾素高分子結合體IFN-PMPC的制備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69447.0 | 申請日: | 2016-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68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高衛平;胡瑾;王貴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14/555 | 分類號: | C07K14/555;C07K14/56;C07K14/565;C07K14/57;C07K1/107;A61K38/21;A61K47/59;A61K47/58;A61P35/00;A61P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白艷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干擾素 高分子 結合 ifn pmpc 制備 及其 應用 | ||
1.一種制備蛋白質-高分子結合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蛋白質-引發劑結合體IFN-Br、高分子單體MPC、CuCl、CuCl2、1,1,4,7,10,10-六甲基三乙烯四胺在緩沖液中進行聚合反應,得到蛋白質-高分子結合體IFN-PMPC;
所述蛋白質-引發劑結合體IFN-Br為通過轉肽酶A酶催化在IFN-LPETGGH6的C-末端引入ATRP引發劑AEBM得到的產物;
所述AEBM的結構式為如下式1所示:
所述蛋白質-引發劑結合體IFN-Br、所述高分子單體MPC、所述CuCl、所述CuCl2和所述1,1,4,7,10,10-六甲基三乙烯四胺的摩爾比為1:2000:25:75:125;
所述PMPC為通過高分子單體MPC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所述IFN為干擾素,選自干擾素α、干擾素β、干擾素γ或干擾素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蛋白IFN-LPETGGH6的氨基酸序列為序列表中序列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反應在低氧或者惰性氣體氛圍下進行;
所述聚合反應的時間是5分鐘至24小時,所述聚合反應的溫度是0-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6944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