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設備的控制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69045.0 | 申請日: | 2016-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42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福義;阮賜朋;胡志敏;顧蒙;馬延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風向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設備 控制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智能設備的控制方法,應用于網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戶客戶端發出的針對目標智能設備的第一控制指令;
基于從服務端下載的與所述目標智能設備對應的云固件針對該第一控制指令進行指令解析以將該第一控制指令轉換為第一協議指令;
將所述第一協議指令下發至所述目標智能設備以控制所述目標智能設備執行對應的控制動作;
所述云固件在服務端上開發完成;
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所述目標智能設備成功接入所述網關設備或者所述網關設備重啟時,向所述服務端發送固件查詢請求;或周期性的向所述服務端發送固件查詢請求,以觸發所述服務端將所述云固件推送至本地;
在本地加載所述服務端推送的云固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目標智能設備在執行所述控制動作后上報的第二協議指令;所述第二協議指令包括與所述控制動作對應的執行結果;
基于與所述目標智能設備對應的云固件針對該第二協議指令進行指令解析以將所述第二協議指令轉換為第二控制指令;
將所述第二控制指令轉發至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發送客戶端以將所述執行結果向用戶展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協議指令至少包括所述目標智能設備中與控制指令對應的硬件ID、硬件位置、硬件動作以及硬件操作內容。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協議指令為所述第一協議指令時,所述硬件操作內容包括與所述硬件動作對應的硬件執行參數;
所述控制所述目標智能設備執行對應的控制動作包括:
基于所述硬件ID和所述硬件位置查找目標硬件;
控制所述目標硬件基于所述硬件執行參數執行所述硬件動作。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協議指令為所述第二協議指令時,所述硬件操作內容包括與所述硬件動作對應的硬件執行結果。
6.一種智能設備的控制裝置,應用于網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用戶客戶端發出的針對目標智能設備的第一控制指令;
轉換模塊,用于基于從服務端下載的與所述目標智能設備對應的云固件針對該第一控制指令進行指令解析以將該第一控制指令轉換為第一協議指令;
控制模塊,用于將所述第一協議指令下發至所述目標智能設備以控制所述目標智能設備執行對應的控制動作;
所述云固件在服務端上開發完成;
所述接收模塊進一步用于:
當所述目標智能設備成功接入所述網關設備或者所述網關設備重啟時,向所述服務端發送固件查詢請求;或周期性的向所述服務端發送固件查詢請求,以觸發所述服務端將所述云固件推送至本地;
在本地加載所述服務端推送的云固件。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塊進一步用于:
接收所述目標智能設備在執行所述控制動作后上報的第二協議指令;所述第二協議指令包括與所述控制動作對應的執行結果;
所述轉換模塊進一步用于:
基于與所述目標智能設備對應的云固件針對該第二協議指令進行指令解析以將所述第二協議指令轉換為第二控制指令;
所述控制模塊進一步用于:
將所述第二控制指令轉發至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發送客戶端以將所述執行結果向用戶展示。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協議指令至少包括所述目標智能設備中與控制指令對應的硬件ID、硬件位置、硬件動作以及硬件操作內容。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協議指令為所述第一協議指令時,所述硬件操作內容包括與所述硬件動作對應的硬件執行參數;
所述控制模塊具體用于:
基于所述硬件ID和所述硬件位置查找目標硬件;
控制所述目標硬件基于所述硬件執行參數執行所述硬件動作。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協議指令為所述第二協議指令時,所述硬件操作內容包括與所述硬件動作對應的硬件執行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風向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風向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6904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