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密度生物增濃反應器及其用于高鹽高氨氮有機化工廢水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67519.8 | 申請日: | 2016-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65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秦樹林;高亮;王忠泉;龔夢錫;王坤;孫小飛;錢建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煤科集團杭州環(huán)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20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密度 生物 反應器 及其 用于 高鹽高氨氮 有機化工 廢水 處理 方法 | ||
1.一種高鹽高氨氮有機化工廢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高鹽高氨氮有機化工廢水經(jīng)過預處理后,進入調(diào)質池,補充適當生活污水進行營養(yǎng)配置;
(2)調(diào)質后的廢水進入水解酸化池進行厭氧水解,控制該步驟的出水水質為:COD為1500~3000mg/L,B/C大于0.2,氨氮為120~350mg/L,鹽度為4000~12000mg/L;
(3)步驟(2)的出水進入高密度生物增濃反應器進行懸浮態(tài)污泥和生物膜處理,采用曝氣系統(tǒng)進行混合曝氣,使得反應器內(nèi)的微生物載體填料呈流化狀態(tài),培養(yǎng)時添加復合菌劑;
(4)步驟(3)的出水進入沉淀池沉淀,沉淀污泥按2:1~5:1的回流比回流至高密度生物增濃反應器內(nèi),上清液則達標排放。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密度生物增濃反應器運行初期投加活性污泥濃度800~2000mg/L廢水,運行中期向反應器內(nèi)投加復合菌劑,菌種型號為MKNC002,高密度生物增濃反應器穩(wěn)定運行后,反應器內(nèi)總污泥濃度為懸浮態(tài)污泥濃度與填料表面污泥濃度的綜合,達10~20g/L。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密度生物增濃反應器內(nèi)水力停留時間(HRT)為3~8h,污泥停留時間(SRT)為10~18d。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菌劑投加比為0.2~1kg復合菌劑/每立方米廢水;復合菌劑投加后停止進水1~2d,并補充葡萄糖800~1500mg/L每天,之后正常進水。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密度生物增濃反應器主體為一箱體,箱體中部的空間裝填微生物載體填料,微生物載體填料的上方為格柵板,微生物載體填料的底部由填料支撐網(wǎng)分隔,所述微生物載體填料由填料支撐網(wǎng)自上而下分隔成若干層, 最底層的填料支撐網(wǎng)之下、箱體底部設置曝氣系統(tǒng)。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曝氣系統(tǒng)由風機和與風機相連通的曝氣管組成,曝氣管設置斜向下45°開孔。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填料型號為NC100ppi,由親水性聚氨酯材料制成,單個填料體積100~150cm3,填料比表面積20000~30000m2/m3,填充比為0.3~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煤科集團杭州環(huán)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煤科集團杭州環(huán)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6751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生物可降解阻垢分散劑
- 下一篇:一種污水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