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楊蟲酰胺殺蟲劑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64784.0 | 申請日: | 2016-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7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6 |
| 發明(設計)人: | 葛堯倫;司國棟;白復芹;張來俊;韓晴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3/56 | 分類號: | A01N43/56;C07D401/04;A01P7/00;A01P7/02;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楊 蟲酰胺 殺蟲劑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水楊蟲酰胺殺蟲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農作物病蟲害是我國的主要農業災害之一,它具有種類多、影響大、并時常暴發成災的特點,其發生范圍和嚴重程度對我國國民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常造成重大損失。我國農作物常見的有以下種類的病蟲害: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甜菜夜蛾、小菜蛾、稻飛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鈴蟲、小麥銹病、棉蚜、稻紋枯病、稻瘟病、麥蚜、麥紅蜘蛛、蝗蟲、麥類赤霉病等,已成為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生產的重大病蟲害,由于長期使用化學農藥防治,導致害蟲對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等多種化學殺蟲劑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防治效果顯著下降,使得農民不得不加大用藥量以提高防效,但是又降低了農產品的安全性。
發明內容
為了滿足人們對于新的殺蟲劑需求,我們提出了一種水楊蟲酰胺殺蟲劑及其用途,采用本發明的殺蟲劑可以達到高效殺蟲的效果,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水楊蟲酰胺殺蟲劑,化學結構如下:
其分子式為:C18H13BrCl3N5O3;
精確質量(Exact Mass):530.9;
相對分子質量(Mol.Wt):533.6;
m/z:532.9(100.0%),534.9(66.0%),530.9(51.0%),533.9(21.4%),536.9(18.7%),535.9(13.9%),531.9(11.0%),537.9(3.8%),538.9(2.1%);
C,40.52;H,2.46;Br,14.97;Cl,19.93;N,13.12;O,9.00;
化學名稱:
3-bromo-1-(3-chloropyridin-2-yl)-N-[4,6-dichloro-3-methoxy-2-(methylcarb amoyl)phenyl]-1H-pyrazole-5-carboxamide;
中文化學名稱:3-溴-1-(3-氯吡啶-2-基)-N-[4,6-二氯-3-甲氧基-2-(甲氨基甲酰基)苯基]-1H-吡唑-5-甲酰胺;
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種水楊蟲酰胺殺蟲劑的用途,作為活性成分在制備農業殺蟲劑或殺菌劑中的用途。
優選地,上述水楊蟲酰胺作為活性成分和農藥助劑、賦型劑配制成農藥領域允許的任意一種劑型;或者水楊蟲酰胺作為活性成分和其他農藥以及農藥助劑、賦型劑配制成農藥領域允許的任意一種劑型。
優選地,上述農藥領域允許的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乳油、水劑、懸浮劑、微乳劑、可分散油懸浮劑、顆粒劑、大粒劑。
可濕性粉劑:吸濕性強,加水后能分散或懸浮在水中,可作噴霧、毒餌和土壤處理等用。
水分散粒劑又稱干懸浮劑或粒型可濕性粉劑:一旦放入水中,能較快地崩解、分散,形成高懸浮的固液分散體系的粒狀制劑。
乳劑又稱乳油:乳劑加水后為乳化液,可用于噴霧、潑澆、拌種、浸種、毒土、涂莖等。
可溶性粉劑又稱水劑:可直接對水噴霧或潑澆。
防沉淀劑一般指懸浮劑:懸浮劑是指將固體農藥原藥以4微米以下的微粒均勻分散于水中的制劑,國際代號為SC。由于SC沒有像可濕粉(WP)那樣的粉塵飛揚問題,不易燃易爆,粒徑小,生物活性高,比重較大,包裝體積較小,相對其他農藥劑型安全環保,因此,SC已成為水基化農藥新劑型中噸位較大的農藥品種。
微乳劑由液態農藥、表面活性劑、水、穩定劑等組成,屬于熱力學經時穩定的分散體系。其特點是以水為介質,不含或少含有機溶劑,因而不燃不爆、生產操作、貯運安全、環境污染少,節省大量有機溶劑;農藥分散度極高,達微細化程度,農藥粒子一般為0.1~0.01微米,外觀近似于透明或微透明液;在水中分散性好,對靶體滲透性強、附著力好。
可分散油懸浮劑“0D”是近年來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新推出的Oil-basedsuspensionconcentrate,又稱Oildispersion劑型的代碼:有效成分(可能含其他溶解的有效成分)穩定懸浮于有機流體中的液體制劑,用水稀釋后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647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