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杏子熱風干燥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63476.6 | 申請日: | 2016-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671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慶惠;李忠新;阿布里孜;田翔;楊莉玲;邊芬艷;劉奎;劉佳;楊忠強;崔寬波;朱占江;沈曉賀;馬文強;閆圣坤;買合木江;班婷;祝兆帥;毛吾蘭;王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B7/02 | 分類號: | A23B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張蘭海 |
| 地址: | 830091 新疆維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杏子 熱風 干燥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杏子熱風干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催熟,(2)升溫,(3)發軟,(4)定色,(5)升溫干燥,(6)降溫干燥,(7)勻潮;本發明的杏子熱風干燥工藝步驟簡單,可操作性強,干燥時間短,適合于產業化生產要求,得到的杏干色澤均勻、香味濃厚、收縮均勻、具有一定的彈性及咀嚼度、酸甜適口,極大提升了杏干的商品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果蔬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杏子熱風干燥工藝。
背景技術
杏原產于中國,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杏是維生素B17含量最豐富的果品,也是藥食同源常見的果品之一,深受人們喜愛。杏子收獲期基本集中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中旬,杏果皮嬌嫩極易損傷,在常溫下一般只能存放7天左右,大批量鮮杏集中上市,給銷售帶來極大的困難。雖然人們圍繞杏產業已開展多方面的產品加工,如杏脯、杏醬、杏汁等,但由于杏子收獲期短,難于存放,生產加工專用設備季節性強,使得杏加工企業接連停產。人們通過多年的實踐得出:制干是杏產后加工的唯一出路。鮮杏制干不僅可保存原有醫藥功能,抑制微生物滋生,延長后續深加工的生產周期,同時也便于包裝、運輸和貯藏,延長杏制品的貨架期。
目前杏子干燥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傳統的自然晾曬方法,這種方法具有干燥時間長、受天氣影響大、干燥過程與品質難以控制、產品衛生條件難以保證等缺陷;二是采用焦亞硫酸鈉熏蒸后再晾曬的方法,這種方法可將自然晾曬的干燥時間縮短一半,而且干燥后杏子色澤鮮亮,有效解決貯藏過程中杏干易生蟲的問題。但熏制會使焦亞硫酸鈉中的鉛、砷等重金屬有毒物質附著在食品中,同時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對人類以及周圍空氣造成傷害;三是熱風干燥方法,雖然也采用分段式變溫變濕干燥工藝,但干燥時間一般在75~80h,干燥時間較長,且加工干燥工藝制定粗放,工藝的適應性差,嚴重的影響了杏干的商品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干燥時間長,干燥后杏子褐變嚴重,收縮不均勻,咀嚼性差,影響商品價值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工藝步驟簡單,可操作性強,適合產業化生產的杏子熱風干燥工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杏子熱風干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催熟:去除表面損傷或呈青色的杏子均勻單層的擺放在托盤上后放入干燥室內,控制干燥室內干球溫度在40~45℃,濕球溫度在25~30℃,干燥6~20h;由于杏子放入干燥室內成熟度不一致,升高杏子溫度,加速杏子后熟進程,從而使得要干燥的杏子成熟度盡可能一致,達到干燥均勻的目的。
(2)升溫:提高干燥室內的溫度,將干燥室內干球溫度控制在45~50℃,濕球溫度在27~30℃,干燥10~22h;緩慢升高干燥室內的溫度,促使杏子內部溫度升高,避免干燥溫度過高杏子表面結殼現象發生,從而降低干燥速度。
(3)發軟:逐步提高干燥室內的溫度,將干燥室內干球溫度控制在50~55℃,濕球溫度在27~30℃,干燥10~20h;發軟以使杏子各部分水分保持一致,有利于后續干燥的進行。
(4)定色:進一步提高干燥室內的溫度,將干燥室內干球溫度控制在55~60℃,濕球溫度在28~32℃,干燥10~18h;定色就是讓杏子在脫水的過程中盡可能保持杏子原有的顏色。
(5)升溫干燥:再一步提高干燥室內的溫度,將干燥室內干球溫度控制在60~62℃,濕球溫度在29~30℃,干燥8~15h;提高干燥室內的溫度,加速杏子干燥的進程。
(6)降溫干燥:降低干燥室內的溫度,將干燥室內干球溫度控制在50~55℃,濕球溫度在28~30℃,干燥4~6h;降低干燥溫度,進一步去除杏子內部的水分,使杏子水分含量基本達到安全貯藏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未經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634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