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污水污泥減量化脫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61264.4 | 申請日: | 2016-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10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饒賓期;劉曉冬;趙子愷;萬延見;盧錫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 | 分類號: | 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47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 污泥 量化 脫水 方法 | ||
1.一種污水污泥減量化脫水方法,基于減量化脫水裝置,所述的減量化脫水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脫水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水模組包括雙向油缸(1)和兩個對稱設置的脫水單元(2),所述的每個脫水單元(2)均包括脫水筒體(2.1)、支撐板(2.2)和擠壓板(2.3),所述的支撐板(2.2)位于脫水筒體(2.1)的外側,所述的擠壓板(2.3)位于脫水筒體(2.1)的內側,在所述脫水筒體(2.1)上設有進料口(2.4);所述的雙向油缸(1)設有兩個活塞桿(1.1),所述的兩個活塞桿(1.1)分別與兩個脫水單元(2)的擠壓板(2.3)連接;
所述的減量化處理裝置還包括兩個支撐板驅動機構,所述的兩個支撐板驅動機構分別位于脫水模組的兩側,所述的支撐板驅動機構包括支撐板連桿(3)、支撐板推拉主桿(4)和推拉油缸(5),所述的支撐板連桿(3)的一端與所述脫水模組一側的支撐板(2.2)一一對應連接,所述的支撐板連桿(3)的另一端連接于支撐板推拉主桿(4)上;
在兩個對稱設置的脫水單元中,其中一個污水污泥進料脫水,另一個脫水單元則擠壓脫水,進料脫水的脫水單元通過其擠壓板對雙向油缸施力,并推動擠壓脫水的脫水單元之擠壓板;在上述過程中,雙向油缸則根據施力方向,往相應油腔通入或放出液壓油;所述支撐板驅動機構驅動支撐板的打開和關閉,以實現相應脫水單元的卸料;
所述的脫水模組為多個,所述多個脫水模組并排設置,在多個脫水模組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快開機構,所述的快開機構包括快開旋鈕(6)、快開連桿(7)、快開主桿(8)和快開驅動油缸(9),所述的快開旋鈕(6)與相應側的脫水單元外側一一對應連接,所述的快開連桿(7)的一端連接在相應的快開旋鈕(6)上,另一端連接在快開主桿(8)上,所述的快開驅動油缸(9)的輸出端與快開主桿(8)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減量化脫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水單元(2)還包括水分在線檢測儀(2.5),所述的水分在線檢測儀(2.5)安裝于脫水單元的擠壓板(2.3)或支撐板(2.2)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污泥減量化脫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分在線檢測儀采用高頻電容場微波測量污泥泥餅厚度方向的水分,并可根據需要檢測污泥泥餅直徑方向的含水率,檢測水分的含水率為整個污泥含水率的平均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減量化脫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向油缸(1)連接有增壓器(1.2)及電磁換向閥(1.3),通過電磁換向閥(1.3)以實現雙向油缸(1)的壓力油換向,進而實現左右兩個脫水單元的進料脫水及壓榨脫水的轉換。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減量化脫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水單元還包括封板(2.6),所述擠壓板(2.3)與支撐板(2.2)上開設有多個流體通道,擠壓板(2.3)、支撐板(2.2)與脫水筒體(2.1)形成一個壓濾腔,擠壓板(2.3)與支撐板(2.2)的內側面分別包裹有濾布(2.7),外側面連接有封板(2.6),所述封板(2.6)下端連接有排水管(2.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減量化脫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開旋鈕(6)包括換向圈(6.1)、復位彈簧(6.2)和限位頂塊(6.3),所述的換向圈(6.1)安裝在脫水筒體(2.1)上,并位于支撐板(2.2)的外側,所述的復位彈簧(6.2)和限位頂塊(6.3)一一對應安裝于脫水筒體(2.1)的外壁上,所述換向圈(6.1)的內壁設有窄徑段和寬徑段,所述的窄徑段和寬徑段交替分布,每對復位彈簧(6.2)和限位頂塊(6.3)的組合對應相應的窄徑段和寬徑段。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污泥減量化脫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圈(6.1)上開設有凹槽,在脫水筒體(2.1)上設有與凹槽相配合的外凸緣(2.12),換向圈通過凹槽安裝在脫水筒體的外凸緣(2.12)上。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污泥減量化脫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分布的窄徑段和寬徑段呈現為曲線,構成凸輪線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大學,未經中國計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6126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纖拉絲冷卻系統
- 下一篇:一種污泥減量消毒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