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流腦的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59136.6 | 申請日: | 2014-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7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郝建友 |
| 主分類號: | A61K36/634 | 分類號: | A61K36/634;A61K9/08;A61P31/04;A61K35/6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流腦 注射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分案申請,原申請號2014106536239,申請日2014.11.18,名稱治療流腦的注射液 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中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流腦的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致病菌由 鼻咽部侵入血循環,形成敗血癥,最后局限于腦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膿性腦脊髓膜病變。主 要臨床表現有發熱,頭痛、嘔吐、皮膚瘀點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 此外,腦膜炎球菌可不侵犯腦膜而僅表現為敗血癥,其中重者可呈暴發型發作。感染亦可發 生于上、下呼吸道,關節,心包及眼等部位。本病遍見于世界各國,呈散發或大、小流行,以兒 童發病率為高。流腦的病情復雜多變,輕重不一,一般可表現為三個臨床類型,即普通型、暴 發型和慢性敗血癥。此外,尚有非典型表現者。潛伏期1~7天,一般為2~3天。本病有兩種類 型:普通型和暴發型,普通型流腦發展過程,可分為上呼吸道感染期、敗血癥期和腦膜炎期 三個階段,但臨床上難以劃分。有時病情終止于敗血癥期而無腦膜炎發生,而腦膜炎期則同 時有敗血癥存在;暴發型:少數患者起病急驟,病勢兇險,如不及時搶救,常于24h內甚至在 6h內即可危及生命。流腦是由病菌引起的傳染病,治療時使用大量抗菌素類藥物應急治療, 如注射大量的青霉素、頭孢類抗菌素、頭孢他定。病情不屬于緊危的,采用中藥治療,效果更 穩定,更安全。中醫對該病的辯證論治,有風毒犯表證,精神不振,惡風,輕度發熱,頭痛,食 欲不振,畏光、畏聲,原傷口處有麻木、瘙癢或蟲行感,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另外一種是 肝風內動證:聞聲則驚或抽搐,甚至聞水聲、見水或談論飲水則咽喉痙攣,煩躁不安,多汗流 涎,排尿排便困難,舌紅苔白,脈弦。
公開號CN101537135A(申請號200810102462.9)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治 療流腦的中藥制劑,由羚角片,霜桑葉,京川貝,鮮生地,雙鉤藤,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 草,連翹,蘆根,淡竹茹等原料制得。公開號CN104001108A(申請號201410213008.6)的中 國專利文獻公開了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中藥口服液,其由生石膏30份、犀角10份、黃連 5份、生地10份、黃芩10份、蔥白15份、玄參9份、郁金10份、西洋參15份、烏梅10份、牡蠣20份、 黃柏10份制得。公告號CN103830523A(申請號201410082018.0)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治 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中藥組合物,其中原藥包括板藍根10-15g,黃芩3-5g,黃柏3-5g,梔 子3-5g,海螺殼10-15g,水蛭1.5-3g,珊瑚9-12g,甘草5-9g,知母10-15克,防風10-15g、牡丹 皮10-15克,紅參9-12g,當歸9-12g,白術9-12g,半夏5-9g,山楂25g,木通25g,升麻25g,朱砂 3-5g。
目前,中醫藥治療此病已公開的配方數量較少,且多是一些未經臨床安全認證的 組方,關于治療流腦的中藥注射液的報道基本沒有,因此,關于治療流腦的中醫配方還需進 一步研究,對流腦出現的嘔吐、發熱等療效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簡單、見效快的治療流腦的 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該注射液療效穩定,且安全無毒副作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治療流腦的注射液,主要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均為重量份:金銀花1.2-2.0,貫眾 0.4-1.6,連翹0.5-1.2,壁錢0.4-1.0,辣子草0.3-0.6。
優選的方案中,金銀花1.2-2.0,貫眾0.4-1.6,連翹0.5-1.2,壁錢0.4-1.0,辣子草 0.3-0.6。
更加優選的,金銀花1.2-2.0,貫眾0.4-1.6,連翹0.5-1.2,壁錢0.4-1.0,辣子草 0.3-0.6。
所述治療流腦的注射液的制備方法是:
(1)將金銀花和連翹去雜質,粉碎,置于水蒸氣蒸餾裝置中,加水蒸餾提取三次,收集蒸 餾液;
(2)將貫眾用清水稍浸,切片,然后與大米一起置于鍋中,不斷翻炒藥材,文火炒至米呈 深黃色,貫眾熏至黃色,出鍋,篩去米,晾涼;
(3)取壁錢去雜質,置于適宜容器內,用文火焙干,取出,放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郝建友,未經郝建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91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