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蒜瓣尖全自動調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58412.7 | 申請日: | 2016-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661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林吉靚;朱峰;朱躍峰;劉明顯 | 申請(專利權)人: | 開封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9/00 | 分類號: | A01C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5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蒜瓣 全自動 調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林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大蒜瓣尖全自動調正裝置。
背景技術
大蒜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和出口產品,其用途廣泛,社會需求量大,主要集中在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廣西、廣東和陜西等地種植。但因大蒜具有不規則外型,而且在栽種過程中一般要求直立栽種,導致國內外大蒜種植機械研究緩慢,長期以來主要依靠人工進行栽種,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大大提高。由于播種過程的不規范,收獲機械也沒有形成定型產品并批量生產。為此,國內外大蒜播種機械及收獲機械的研發都沒有像小麥、玉米等顆粒農作物播種機這樣成熟的技術,也無法進行大面積的推廣。
國外大蒜播種機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發達國家(如美國)人少地多,大蒜栽種主要采取規模化和專業化栽種,12行的播種機1天能夠播種10.175hm2,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播寬可達50m,以壟作為主。但是沒有考慮農藝要求一大蒜瓣尖朝上的問題,不能保證直立度,無法保證大蒜的出芽率。目前,國外的大蒜機械專利技術主要集中在韓國和日本。其他國家(如美國、荷蘭和法國)等也有少量專利。其中,韓國關于大蒜播種機械的專利就有16種以上,日本有8種以上。而我國曾引進的韓國大蒜播種機在山東萊蕪試驗后,因出芽不整齊,沒有推廣。總體上,國外的大蒜播種機技術在我國的適用性不高。
國內大蒜播種機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根據查閱有關專利、文獻來看,中國目前已有十幾種大蒜播種機械,但在設計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難以推廣應用。按照對農藝要求的符合情況,歸納大蒜機械種植技術有3種:
1)、朝向隨機的點播技術。先壓穴,再用機械送種到種穴。在送種過程中,大蒜瓣尖朝向處于自由狀態,瓣尖方向完全由落種瞬間朝向及落種位置隨機確定,不符合農藝要求,得不到農民的認可,無法進行實際應用。
2)、人工輔助播種技術。該技術基本上解決了大蒜栽植瓣尖向上的技術問題,但必須事先將瓣尖按尖上根下的方式逐瓣用人工裝入大蒜播種器”,因為效率有限,該技術雖然申報了專利,但沒有形成經濟實用的產品。
3)、大蒜自動定向栽種技術。該技術解決了蒜種輸送過程中要求瓣尖朝上的自動調整問題,由動力裝置、供料器、根部向下控制器等構成,如由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研制開發的2zDS-5型自走式大蒜栽植機該機為一次完成5行播種,行距為17.5cm。其特點,大蒜直立率高,能滿足大蒜播種要求;生產率高,日栽種大蒜為0.33-0.4hm2,是人工栽種效率的25倍。該機通過旋轉的取種勺及刮板單粒取種后,種子進入瓣尖自動定向控制裝置。該裝置關鍵結構設計是基于對蒜瓣的結構特點、重心位置(下半部最厚處)確定的,在輸送管中運動時在重力作用下自動調整方向并順利落下;經落蒜口掉進已開出的種溝中,后面的覆土器覆土,完成自動播種。但該機型只能保證下落過程中的直立狀態,入溝后直立狀態得不到保證,經蒜農使用后,反映其入溝后直立率不高,因此該機型未能推廣應用。總之,目前國內還沒有成熟的、滿足農藝要求的大蒜播種機械。
在大蒜播種機的技術難題中,蒜瓣瓣尖的辨識和調正技術是保障大蒜直立種植的關鍵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種種不足,提供一種大蒜瓣尖全自動調正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開封大學,未經開封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84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采摘花椒和茶葉的手指套
- 下一篇:一種雙扭桿式寬度可調雙盤開溝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