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骨質疏松癥早期預測的試劑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57838.0 | 申請日: | 2016-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90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柳;胡雅茜;羅卓荊;趙卓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68 | 分類號: | 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干擾素 標準品 加樣孔 檢測盤 骨質疏松癥 風險預測 骨質疏松 早期預測 試劑盒 抗體 盤體 骨密度檢查 發射熒光 血清樣品 熒光 包被 二抗 診斷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骨質疏松癥早期預測的試劑盒,包括檢測盤、標準品、干擾素?γ抗體Ⅰ以及可發射熒光的二抗,所述檢測盤包括盤體以及設置于盤體上的至少兩個加樣孔,所述加樣孔的底部包被有干擾素?γ抗體Ⅱ,所述標準品為干擾素?γ水溶液,所述水溶液的濃度≥1ng/mL。將待測者的血清樣品與標準品分別加入檢測盤加樣孔中,根據熒光強度的差異,判斷待測者是否具有罹患骨質疏松的風險。本發明成本低廉,準確性高、可靠性好,與傳統骨密度檢查相比,具有風險預測功效,能為臨床骨質疏松風險預測提供診斷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應用領域,具體涉及骨質疏松早期預測。
背景技術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以骨質脆性增加為臨床表現的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
骨質疏松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骨質疏松是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而發生的骨質疏松,絕經后骨質疏松和老年性骨質疏松是原發性骨質疏松的主要類型;繼發性骨質疏松則是指由任何影響骨代謝的疾病、藥物或器官移植等引起的骨質疏松。此外,按發生部位亦可分為局限性或泛發性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發病率位于中老年骨科常見病之首,我國是骨質疏松患者最多的國家,并且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其發病率將不斷上升。骨質疏松不僅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突出公共衛生問題,其高昂的治療費用也給社會和國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加深對骨質疏松發病機理的認識,尋找影響其發病的關鍵因子,探索可能的早期干預靶點和干預方式,將成為骨質疏松的研究熱點。
雙能X線骨吸收測量儀(DXA)測定骨密度是目前臨床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標準,但此方法存在儀器攜帶困難、檢測費用高昂等缺點,并且只能實時檢測當前骨密度,不具備預測骨質疏松風險的功能,因此尋找便捷、經濟的骨質疏松檢測方法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近年來隨著蛋白組學技術的發展,大規模、高通量檢測技術的逐漸成熟,環磷酰胺(CTX)和I型膠原氨基端前肽(PINP)等可作為骨形成和骨吸收特異性標記物的蛋白因子陸續被發現。但目前仍缺乏較理想的骨質疏松早期臨床預測的特異性檢測指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骨質疏松癥早期預測的試劑盒,可應用于臨床上對骨質疏松發病風險的早期評估。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該試劑盒包括檢測盤、標準品、干擾素-γ抗體Ⅰ以及可發射熒光的二抗,所述檢測盤包括盤體以及設置于盤體上的至少兩個加樣孔,所述加樣孔的底部包被有干擾素-γ抗體Ⅱ,所述標準品為干擾素-γ水溶液,所述水溶液的濃度≥1ng/mL,所述二抗為抗干擾素-γ抗體Ⅰ的抗體。
所述標準品的用量為200μL/孔。
所述干擾素-γ抗體Ⅱ的包被量大于所述標準品能夠結合的干擾素-γ抗體Ⅱ的量。
所述檢測盤的長度為5cm,寬度為3cm,高度為2cm。
所述加樣孔為直徑為1cm、深度為1cm的圓孔。
所述熒光為綠色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發明所述用于骨質疏松癥早期預測的試劑盒利用微量待測者血清與IFNg抗體結合產生熒光的原理,檢測待測者是否具有罹患骨質疏松的風險,操作簡單易行,成本低廉,準確性高、可靠性好,與傳統骨密度檢查相比,具有風險預測功效,能為臨床骨質疏松風險預測提供診斷依據。
附圖說明
圖1為OVX組與Sham組大鼠骨密度變化對比圖;
圖2為陽性蛋白因子(IFNg)對比圖;
圖3為陰性蛋白因子對比圖:a為TNFa;b為VEGF;c為IL-1b;d為IL-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78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