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傾轉熔鑄紫雜銅精煉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57812.6 | 申請日: | 2016-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32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彭保太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保太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9/10 | 分類號: | C22B9/10;C22B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吳稱生 |
| 地址: | 3352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熔鑄 紫雜銅 精煉 方法 | ||
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有色金屬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傾轉熔鑄紫雜銅的精煉方法。
背景技術:
銅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材料。隨著我國經濟的逐年增長,各行業(yè)對銅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而我國銅礦產資源日漸匱乏和礦石品位不斷降低,因此對于廢銅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尤為重視。
紫雜銅是含銅量不低于90%的廢雜銅,其中含有多種有害的雜質元素,例如Ni等固溶至金屬中會顯著降低其導電性能,而非固溶雜質例如O、S等往往與銅形成共晶或脆性化合物,降低合金塑性,這些元素往往給銅合金的后續(xù)加工和使用性能帶來不利影響。絕大多數紫雜銅采用回爐重熔、精煉、電解等形式進行回收,品質較好的廢銅線可以直接用于加工各種線材。廢銅回收利用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為直接利用,即將高質量的雜銅精煉成純銅或者銅合金,占廢銅總量的2/3;第二類為間接利用,即通過冶煉取出廢雜銅中的賤金屬雜質,通常使用電解精煉提純,占廢銅總量的1/3。而直接利用比電解提純節(jié)能50%,且避免了環(huán)境污染。因此,充分利用高科技,實現銅的高效率的回收利用,是目前解決環(huán)境及資源問題的當務之急。
傳統(tǒng)的紫雜銅生產過程為:“熔煉—熔體轉移—保溫鑄造”三段式結構。在紫雜銅的生產過程中,常用的轉爐方式有傾動轉爐、溢流轉爐、潛流轉爐。溢流轉爐的流槽需要保證一定溫度并加設熔體保護措施,潛流轉爐設備投資大且運行成本高,傾動轉爐作為一種成本低,效率高且可間斷生產的轉爐方式被許多中小企業(yè)所采用。該方式主要通過熔煉爐的轉動,熔體經出銅口、流槽進入保溫爐,甚至直接將銅熔體傾倒入保溫爐。在這種熔煉爐和保溫爐分離的模式中,存在熔體質量不穩(wěn)定的問題,因為銅熔體在傾倒轉移時,不能實現密封,易造成吸收空氣的氧氣和氫氣,形成多種氧化夾渣等情況,從而導致鑄錠的質量缺陷,特別是內部氣孔多,鑄錠致密度低。
根據已有的相關研究和專利報道,大多集中在某種精煉劑和覆蓋劑的除氣凈化上,尚未有而針對傾轉熔鑄的整體熔煉工藝的完整報道。而傾轉熔鑄這一方式,存在嚴重的吸氣現象,用常規(guī)的精煉劑或覆蓋劑難以解決其中的技術困難,因此,需要一套系統(tǒng)先進的精煉方法,控制銅熔體的冶金質量,降低氣孔、夾渣等的危害,提高精煉效率,促進中小銅加工企業(yè)的經濟發(fā)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通過一系列針對于傾轉熔鑄的精煉方法,克服傾轉熔鑄中熔體氧化、吸氣和夾渣而導致鑄坯致密度低的缺陷,實現紫雜銅低成本高效率的回收再利用。
本發(fā)明的一種傾轉熔鑄紫雜銅精煉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紫雜銅原料在感應爐中熔化,傾倒轉注到保溫爐前5~10分鐘,在熔體中加入適量Cu-P中間合金;在銅熔體傾倒轉入保溫爐前,將適量Cu-RE中間合金投入保溫爐;熔體全部傾倒至保溫爐后,將適量經過充分脫水干燥的鹽類精煉劑裝入帶有多排小孔的石墨管,采用氮氣吹入銅熔體;對銅熔體進行充分扒渣后,采用石墨和木炭覆蓋,靜置20~60分鐘開始鑄造。
本發(fā)明一種傾轉熔鑄紫雜銅精煉方法,在熔體傾倒轉注入保溫爐前6~8分鐘,加入適量Cu-P中間合金,使加入的P元素達到熔體質量的0.03%~0.06%。
本發(fā)明一種傾轉熔鑄紫雜銅精煉方法,在保溫爐內加入的Cu-RE中間合金,加入量為使其中的稀土元素達到銅熔體質量的0.01%~0.03%。
本發(fā)明一種傾轉熔鑄紫雜銅精煉方法,在保溫爐內采用石墨管和氮氣吹入銅熔體的鹽類精煉劑,其組成為20%冰晶石+50%氯化鈉+20%硼砂+10%碳酸鈣,加入量為熔體質量的0.1~0.3%。
本發(fā)明一種傾轉熔鑄紫雜銅精煉方法,熔體傾倒至保溫爐后,經充分扒渣,采用石墨和木炭覆蓋,靜置25-35分鐘開始鑄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保太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西保太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781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