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納米光觸媒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56546.5 | 申請日: | 2016-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90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愷;黃振剛;張意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藍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31/38 | 分類號: | B01J31/38;B01J37/02;B01J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戴錦躍 |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觸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納米光觸媒,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組分:納米二氧化鈦30?35份;納米微晶纖維素膠體(納米微晶纖維素為2?3.5wt/%)5?10份;膠粘劑2?6份;鈦酸酯硅烷偶聯劑1?3份;陰離子表面活性劑1?3份;分散劑5?10份;去離子水80?85份;納米二氧化鈦為多孔銳鈦礦型納米二氧化鈦,納米二氧化鈦的粒徑為3?5nm,納米微晶纖維素膠體中納米微晶纖維素呈網狀結構。本發明綠色無污染,多孔銳鈦礦型納米二氧化鈦的粒徑為3?5nm,比表面積大,且網狀結構的納米微晶纖維素將納米二氧化鈦連接于表面,增加納米二氧化鈦的分布范圍和與基材的接觸面積,提高其凈化效果。對新建商場、大型辦公樓新裝修住宅等進行有害氣體降解,將有害物質轉化成[O]和[HO]等活性物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氣凈化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納米光觸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如今,建筑行業快速發展,促進了建材的消耗,但新裝修的住宅、商用樓以及剛出廠的汽車等,裝修材料、室內墻面、家具、窗簾、辦公桌和車飾等均會帶來甲醛、苯系物或TVPC等化學污染,對人體呼吸系統、造血系統以及免疫系統等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傷害。另一方面,由于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汽車尾氣、PM2.5微粒物等都會對人體內臟造成嚴重危害,因此,人們越來越關注室內外的空氣質量。光觸媒是一種納米級的金屬氧化物材料,是目前國際上最安全和最潔凈的環境凈化材料,主要由TiO2、ZnO以及SiO2等材料作為觸媒,涂布或噴射于基材表面,干燥后形成薄膜,在紫外光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強烈的催化降解作用,可有效地降解所接觸基材上的有毒有害氣體,還可以達到99.99%殺菌效果,同時,還具有除臭和抗污等功能。
光觸媒在波長小于388nm的紫外光作用下,激發物質表面電子,連續發生能級躍遷,使得電子飛出,形成具有超強氧化能力的空穴和具有超強還原能力的電子。而空穴/電子對與表面和空氣中的水發生反應后,產生活性氧[O]和氫氧自由基[HO]等活性物質。反應過程如下:
TiO2+光能(hv)→電子(e-)+正穴(h+);
正穴(h+)+水分子(H2O)→OH+H+;
電子(e-)+氧(O2)→活性氧(O2-)。
申請公布號為CN103752298A、申請公布日為2014年4月30日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納米級光觸媒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二氧化鈦、分散劑、穩定劑、無機膠、表面活性劑和去離子水;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破碎和研磨后的二氧化鈦、分散劑、無機膠和表面活性劑充分混合;b)用納米液體制備裝置將混合液粉碎至納米級造粒后進行煅燒;c)對煅燒后的顆粒進行二次破碎和研磨后,制取納米級分散液;d)最后加入穩定劑形成納米級光觸媒。
對比文件中,通過物理手段將二氧化鈦進行研磨破碎,使其達到納米級別,然而,通過該法所獲得的納米二氧化鈦,其粒徑較大,導致其比表面積較小。二氧化鈦在紫外光的催化下,通過其表面對其粘附的有害物質進行凈化,因此,當使用同樣的用量,二氧化鈦粒徑較大的光觸媒的凈化效果較弱;而光觸媒只有在與基材直接接觸時,才可與微生物顆粒以及有害氣體產生氧化分解作用,而粒徑較大的納米二氧化鈦,在噴涂于基材上時,與無機膠接觸的面積較小,從而無法牢固地粘附在基材上,從而導致光觸媒對基材的凈化效率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種納米光觸媒,增加了納米光觸媒的比表面積,具有高效凈化有害物的作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納米光觸媒,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組分:
納米二氧化鈦30-35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藍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藍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65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