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裝飾防火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56313.5 | 申請日: | 2016-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705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華;張元康;張元濤;高娜;張元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六枝特區宏新建筑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32 | 分類號: | C04B28/32;E04B1/94;C04B111/28 |
| 代理公司: | 貴陽派騰陽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管寶偉 |
| 地址: | 553400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裝飾 防火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防火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建筑裝飾防火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對氯化鎂與水、氧化鎂以及輕質填充材料的用量比進行限定,使得氯化鎂的用量和產品的品質得到一個平衡點,進而確保了制備的防火材料的密度低、質輕;并且避免在原料配比中加入珍珠巖、松香、氫氧化鈉等其他原料成分導致的成本較高的缺陷,并且還結合制備工藝步驟的處理與控制,使得原料成分在進行混合成膏狀、粘稠物的過程中,其發生氯化鎂和氧化鎂相互之間的改性,并在輕質填充材料的加入過程中,其能夠對氯化鎂和氧化鎂混合形成膏狀物質進行改性,降低其密度,改善了產品的白度;并且使得原料之間的相互作用,能夠縮短產品的養護周期,縮短了工藝周期,降低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火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建筑裝飾防火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用于建筑裝飾的玻鎂生態防火板是由氯化鎂水泥和一些改性劑混合加工而成的,傳統的加工過程包括配料、攪拌混合、壓制成型、養護、脫模、晾曬、切割、包裝等工序,在這些工序中,由于工藝流程較長,工藝周期延長,并且使得材料制備場地應用率較低,得到的產品的品質較差,如容易受潮,白度不好等;為此,現有技術中出現了對氧化鎂生態防火板及其生產方法的進一步研究,其通過氧化鎂包芯材料的制備,結合氧化鎂、氯化鎂、木屑、珍珠巖、松香、氫氧化鈉等等原料的選取,并對原料進行配比,使得氧化鎂占比40-45%,氯化鎂占比10-22%,木屑占比8-15%等等,進而達到縮短養護周期、提高其防水和抗返鹵性能。
但盡管如此,現有技術中的玻鎂防火材料中的原料成分較為復雜,使得獲得的產品的密度較大,質量較大,并且在氯化鎂的比例過高時會導致產品性能較差,甚至出現炸裂現象;在氯化鎂的比例過低時,其將會使得產品的強度不夠,導致產品的品質較差;鑒于此,本研究者通過對玻鎂防火材料的研究,進而為玻鎂防火材料的制備以及原料的配制過程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裝飾防火材料的制備方法。
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建筑裝飾防火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氯化鎂溶解:將氯化鎂與水按照質量比為0.32~0.33∶1混合后,將其攪拌溶解12-14h,得到溶化后的氯化鎂溶液;并且控制該溶液的玻鎂比重為24.05°,氯化鎂中含鎂量達到98%以上;
(2)加入氧化鎂:將氧化鎂加入到攪拌混合機中,再將步驟(1)獲得的氯化鎂溶液倒入攪拌混合機中,邊加入邊攪拌混合,其中氧化鎂的加入量使得氯化鎂溶液全部加入后呈膏狀,再向其中加入輕質填充材料,加入量為占膏狀物重量的1~5%,持續攪拌至粘稠狀,得到粘稠混合物;
(3)滾壓成型:按照防火材料所需的尺寸設置好模具后,在模具底面上放一層玻璃纖維,再將步驟(2)中的粘稠混合物加入到其中,并平鋪在玻璃纖維的表面,再在上面放一層玻璃纖維,送入滾壓機中滾壓成型,即可獲得建筑裝飾防火材料。
所述的輕質填充材料為鋸末,其含水量為≤10%。
所述的氯化鎂與水,其質量比為0.3253∶1。
所述的攪拌,其速度為100-1000r/min。
所述的氧化鎂加入量占氯化鎂溶液的質量為59-7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體現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六枝特區宏新建筑裝飾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六枝特區宏新建筑裝飾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63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