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泥頁巖井壁穩定性測井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54181.2 | 申請日: | 2016-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15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金濤;劉歡;楊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創源油氣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G06F17/50;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頁巖 井壁 穩定性 測井 評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井壁穩定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泥頁巖井壁穩定性測 井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井壁穩定性是指鉆井過程中井壁的張性破壞和剪切破壞問題, 井壁不穩定是鉆井工程中經常遇到的井下復雜情況之一。井壁失穩 會給石油工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時間成本。
傳統的方法很難解決所有井壁失穩問題,對一些泥頁巖的井壁 失穩未找到很好的評價方法。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對泥頁巖穩定性評 價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泥頁巖井壁穩定性測井評價方法,該 方法解決了目前的傳統評價方法適應性窄、不足以解決所有井壁失 穩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泥頁巖井壁穩定性測井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井壁穩定的巖石力學進行分析,確定井壁圍巖的應力 分布規律;
(2)分析鉆井液與地層接觸后,井壁周圍巖石含水量的變化 及其分布情況及對巖石力學性能變化的影響;
(3)分析鉆井液與地層接觸后的地層孔隙壓力大小;
(4)綜合以上三個分析結果,對泥頁巖井壁進行力學化學耦 合,結合耦合結果可以得出評價。
步驟(3)中,地層孔隙壓力Pp大小的計算方法為:確定巖石有 效應力δ、確定上覆巖層壓力P0、利用有效應力定理Pp=P0-δ計 算地層孔隙壓力。
確定巖石有效力的方法具體為利用公式根據鄰井的V、δ數據計算出A、B的值,計算出巖石有效應力,其中V為聲波速度,m/s;δ為巖石有效力,MPa;Δt為聲波時差,μs/ft;A、B為回歸系數。
步驟(1)中對井壁穩定的巖石力學的分析可以為利用應力實驗 或者測井資料確定泥頁巖彈性力學參數。
步驟(4)中對泥頁巖井壁進行力學化學耦合具體為利用Mathcad 數學軟件建立模型。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明能夠預測泥頁巖井壁的穩定性,為鉆井的有效進行提供 依據,本發明的預測效果客觀準確具有參考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 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 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
一種泥頁巖井壁穩定性測井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井壁穩定的巖石力學進行分析,確定井壁圍巖的應力 分布規律;
(2)分析鉆井液與地層接觸后,井壁周圍巖石含水量的變化 及其分布情況及對巖石力學性能變化的影響;
(3)分析鉆井液與地層接觸后的地層孔隙壓力大小;
(4)綜合以上三個分析結果,對泥頁巖井壁進行力學化學耦 合,結合耦合結果可以得出評價。
步驟(3)中,地層孔隙壓力Pp大小的計算方法為:確定巖石有 效應力δ、確定上覆巖層壓力P0、利用有效應力定理PP=P0-δ計 算地層孔隙壓力。
確定巖石有效力的方法具體為利用公式根據鄰井的V、δ數據計算出A、B的值,計算出巖石有效應力,其中V為聲波速度,m/s;δ為巖石有效力,MPa;Δt為聲波時差,μs/ft;A、B為回歸系數。
步驟(1)中對井壁穩定的巖石力學的分析可以為利用應力實驗 或者測井資料確定泥頁巖彈性力學參數。
步驟(4)中對泥頁巖井壁進行力學化學耦合具體為利用Mathcad 數學軟件建立模型。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 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 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 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 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創源油氣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創源油氣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41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泥水平衡盾構機輔助換刀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縫洞性地層測井識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