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制劑及其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53903.2 | 申請日: | 2016-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77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徐美英;張金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美英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8 | 分類號: | A61K36/8988;A61P17/02;A61K35/64;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40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燙傷 藥物制劑 及其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醫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制劑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工作種類的多樣,以及工作的危險性,燒燙傷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常見的 意外傷害之一。比如沸水、滾粥、熱油、熱蒸氣的燒燙是常會發生的事。對某些燒燙傷, 如果處理及時,就不會導致不良的后果。是指因沸水(油)、光、烈火、電、放射線或化學 物質作用于人體而引起的損傷,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常見的意外性傷害之一。隨著社會 生活外延的不斷擴展,燒燙傷的預防知識未能及時普及,受傷人群逐年上升,特別是兒童、 青少年和老人。據第三軍醫大學燒傷研究所的報告,按該所1986-1990年燒傷門診數和住院 數人數推算,我國每年每百萬人中約有5000-10000人罹患燒燙傷危害。
燒燙傷按深度,一般分為三度:1.一度燒燙傷:只傷及表皮層,受傷的皮膚發紅、腫 脹,覺得火辣辣地痛,但無水泡出現。2.二度燒燙傷:傷及真皮層,局部紅腫、發熱,疼 痛難忍,有明顯水泡。3.三度燒燙傷:全層皮膚包括皮膚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仿 害,皮膚焦黑、壞死,這時反而疼痛不劇烈,因為許多神經也都一起被損壞了。皮膚燒燙 傷后創面立即出現三個區域,內為凝固區(壞死區),中間為瘀滯區,外為充血區,研究表 明,燒燙傷創面淤滯帶組織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因為局部缺血缺氧和過度炎癥反應,一般 創面都會逐漸加深,其發展方向決定著局部損傷程度。此帶是燒燙傷局部治療的重點。理 想的燒燙傷創面用藥應該具有早期活血止痛、減少滲出、保護創面、調節傷區微循環、抑 制瘀滯區組織的進行性壞死;中期解毒、祛腐排膿、通暢引流;后期則祛腐生肌,促使創 面組織修復、促進愈合;而且要無毒性、副作用少,最好兼具藥源豐富、價廉法簡、使用 方便等特點。所以一般燒燙傷的總的治則應為:以活血止痛而治傷,以清熱解毒、祛腐生 肌而治瘡。
現有治療燒燙傷的中西藥物有不少,西藥的作用主要是消炎、抗菌、鎮痛,但它存在 一些缺點:如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對深度燒傷的創面促進肌膚組織的再生能力差、抗感染 及治療燒傷后的水腫的效果不理想、并且價格昂貴。而一些中藥燒燙傷膏如京萬紅、燙火 傷浸潤膏、美寶等,其代表藥物是美寶,它的療效比較顯著,但使用時需多次刮去創面的 分泌物,使患者痛苦不堪,同時也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它只適用于暴露療法,對一些大面 積和軀干四肢部位的病人使用暴露療法后,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百多幫等軟膏只是 以消炎為主的外用抗菌藥,對燒燙傷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另外,現有的燒燙傷外用藥物 一般都只能適用于燒燙傷,對外傷及手術后的一些創面并不適用。
目前的治療方法很多僅能緩解,不能徹底治愈,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無限的痛苦。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發明人根據中藥配伍經驗提供了一種療效顯著的治療燒燙傷的 藥物制劑,本發明不僅能活血祛瘀,去腐生肌,促進患者創傷面徹底治愈,不復發,而且 制備方法簡單,使用方便。
具體而言,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燒燙傷的藥物制劑,處方中含有的中藥成分為:垂盆草、兒茶、大薊、委陵 菜、蓽茇、射干、茜草、艾葉、牛蒡子、洪連、鴨跖草、香櫞、佩蘭、天麻、車前草、連 翹、夏天無、翻白草、土鱉蟲、杜仲、牛膝、威靈仙、梔子、百合、冰片、甘草。
發明人根據中藥配伍經驗提供了一種治療燒燙傷的藥物制劑,處方的各原料用量在本 發明的重量份范圍內都具有較好的療效。所述的配方以及重量份為:
垂盆草6-10份、兒茶1-5份、大薊5-11份、委陵菜5-15份、蓽茇6-9份、射干3-8份、 茜草10-25份、艾葉3-10份、牛蒡子15-25份、洪連5-14份、鴨跖草10-19份、香櫞6-17 份、佩蘭5-10份、天麻6-11份、車前草5-10份、連翹5-12份、夏天無3-7份、翻白草4-8 份、土鱉蟲3-7份、杜仲4-10份、牛膝6-12份、威靈仙5-12份、梔子10-15份、百合11-19 份、冰片3-8份、甘草6-1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美英,未經徐美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39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字光纖音視頻信號連接線
- 下一篇:一種用于抗腦衰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