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針對金屬外殼邊緣的拋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53601.5 | 申請日: | 2016-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02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智元知識產權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2 | 分類號: | B24B29/02;B24B41/00;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溫州名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陳加利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甌***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針對 金屬外殼 邊緣 拋光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外殼拋光加工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涉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數碼相機等智能設備,對其金屬外殼邊緣以及折角面進行打磨拋光的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生產商對智能設備的硬件、軟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各大品牌的智能手機之間的差別也越來越小。為了突出產品的差別,各生產商對智能手機的外觀也做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考慮到光潔度和美觀度等要求,一般這種智能產品的金屬外殼都需要經過外殼表面的機械處理,使其光滑平整并達到亮化等效果。
傳統的這種機械處理,如打磨、拋光等工作,大多采用人工對金屬外殼表面進行直接的處理,但由于人工處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打磨拋光精確度難以控制,對金屬外殼的對稱性外形的美觀度,難以保持統一水平;另外,由于打磨拋光處理容易增加工廠內的粉塵污染,對工人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為了克服上述人工機械處理所帶動的缺陷,加工廠商采用機械化程度較高的自動拋光機對金屬外殼進行機械處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解決了上述人工處理所帶來的缺陷。但由于現有的自動拋光機,其主要針對加工工件的外表平面上的打磨拋光處理,現有市場上還不具有針對金屬外殼邊緣以及折角面進行打磨拋光的整體設備。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針對金屬外殼邊緣的拋光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針對金屬外殼邊緣的拋光機,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上安裝有輸送組件、置物臺、拋光組件和打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臺為旋轉臺,該旋轉臺包括置物臺面,該置物臺面上方設有至少3個置物工位,各個置物工位之間等距分布于置物臺面上,置物臺面下方安裝有驅動置物臺間歇式周向轉動的步進電機,該步進電機的步距角與所述各自2個相鄰置物工位之間的角位移適配,所述拋光組件位于旋轉臺的后方,所述輸送組件包括輸入帶和輸出帶,該輸入帶和輸出帶分別位于旋轉臺的左側和右側,輸入帶的輸出端以及輸出帶的輸入端均設有機械手組件,所述機械手組件包括抓取組件和安裝座,該安裝座包括立柱,該立柱上安裝有水平導軌和可驅動水平導軌做上下升降運動的導軌氣缸,該水平導軌朝向輸送組件的側面設有軌道,該導軌軌路上扣接滑塊,立柱上還設有可驅動滑塊沿著軌道朝靠近或遠離旋轉臺方向往復移動的滑塊氣缸,所述抓取組件包括吸附盤,吸附盤上安裝有吸附嘴,該吸附嘴的出口端朝向傳輸組件,吸附嘴的入口端通過膠管與電磁閥連接,吸附盤通過吸附座與滑塊連接,該吸附座設有沿輸送帶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滑塊扣接于該滑道中,且安裝座上還設有驅動吸附座沿著滑塊軸向做靠近或遠離輸送帶方向運動的吸附座氣缸,所述拋光組件包括拋光輪、動力電機,動力電機和拋光輪之間通過傳輸皮帶連接,動力電機通過電機座安裝于工作臺上,電機座設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包括蝸輪蝸桿傳動組件,蝸輪外周與蝸桿相互嚙合,蝸桿端部設有手輪,蝸輪中心設有連接軸,電機座上設有與連接軸對應的安裝孔,該安裝孔中設有軸套,軸套內孔設有與連接軸端部配合的內螺紋,置物工位上開設有凹槽,凹槽靠近置物臺面邊緣的一側為開口設置,所述凹槽中插入置物座,置物座上開設有螺孔,凹槽底面也設有與置物座螺孔對應的安裝孔,安裝孔中設有定位螺釘,定位螺釘穿過安裝孔與置物座上的螺孔連接。
上述結構中,置物工位之間的等距分布,是指角位移相等,即3個置物工位之間的角位移為180°,4個置物工位之間的角距離則為90°,該角位移與步進電機的角距配合,實現電機的間歇步進可以實現一個置物工位的轉換,金屬外殼經輸送組件運輸到旋轉臺附近,通過機械手組件中的吸附座沿著滑塊朝外移動到達金屬外殼上方,并通過水平導軌沿著立柱下降靠近輸送帶,然后通過吸附盤的吸嘴吸起金屬外殼,吸附座和吸盤吸住金屬外殼后,水平導軌沿著立柱上升,此時滑塊帶動吸附座沿著水平導軌朝旋轉臺方向移動到位后放下金屬外殼,旋轉臺旋轉將金屬外殼旋轉至拋光組件處,拋光組件通過金屬外殼邊緣進行拋光,拋光組件通過升降裝置對金屬外殼邊緣的上下緣之間進行拋光,該升降裝置上下移動距離精確適宜金屬外殼邊緣拋光,本發明采用手輪驅動蝸桿轉動,來帶動蝸輪轉動,蝸輪轉動帶動軸套轉動,蝸桿轉動一圈、蝸輪轉動一格,而軸套則上升一圈,該軸套外螺紋的間距可以根據使用要求進行設置,可以達到高度上更精確地調整,適宜對金屬外殼上下緣之間進行拋光,尤其是折角或者圓弧角處進行拋光;另外,上述置物工位上的置物座通過凹槽的開口端滑入置物工位上便于安裝和拆卸,并通過定位螺釘將兩者進行固定,使其在轉動過程中保持金屬外殼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智元知識產權管理有限公司,未經溫州智元知識產權管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36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直線電機垂直運動的平衡配重機構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刀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