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濕法脫硫煙氣冷卻法脫除水蒸氣溶解顆粒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153279.6 | 申請日: | 2016-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974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健飛;呂國慶;王純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赫宸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0 | 分類號: | B01D53/00;B01D5/0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15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法 脫硫 煙氣 冷卻 脫除 水蒸氣 溶解 顆粒 裝置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濕法脫硫煙氣冷卻法脫除水蒸氣溶解顆粒裝置及方法,包括:本體;入口,設置于本體上端;導向區(qū),設置于本體內,與入口連通;冷卻凝結區(qū),設置于本體內,與導向區(qū)連通;擾動碰撞區(qū),設置于本體內,與冷卻凝結區(qū)連通;集水區(qū),設置于本體內,與擾動碰撞區(qū)連通;轉折分離區(qū),與本體呈預設角度A連接,與集水區(qū)連通;出口,與轉折分離區(qū)連通。本發(fā)明有益效果:在國內首次提出濕法脫硫煙氣中溶解顆粒對細微顆粒排出的影響,提供了以濕法脫硫塔出口煙氣冷卻降溫,使過飽和煙氣的部分水蒸氣凝結,脫除煙氣中水蒸氣、水蒸氣中溶解顆粒以及煙氣中細微顆粒為目的的裝置及方法,有效減少細微顆粒大氣污染,對當前“霧霾”治理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濕法脫硫煙氣中溶解顆粒脫除、凈化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濕法脫硫煙氣冷卻法脫除水蒸氣溶解顆粒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火力發(fā)電機組為滿足環(huán)保對SO2的排放要求,約80%的大中型燃煤機組安裝了濕法脫硫裝置(WFGD—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某些燃煤工業(yè)鍋爐也安裝或正在計劃安裝濕法脫硫裝置,以滿足日趨嚴格的環(huán)保要求。隨著“超潔凈排放”(SO2≤35mg/Nm3;NOx≤50mg/Nm3;煙塵≤5mg/Nm3)要求的實施,現(xiàn)存脫硫塔被改裝:“增加噴淋層”,“強化石灰漿液的循環(huán)”,“加裝煙氣均分板”,“加強塔壁周邊密封減少煙氣逃逸”等。這些措施都強化了高溫煙氣與石灰液漿的接觸,其結果都使脫硫塔出口煙氣“含水量增加”,呈過飽和狀態(tài)。
濕法脫硫塔內石灰液漿溫度高于環(huán)境溫度,該液漿溶解顆粒(TDS—TotalDissolved Solids)含量極高(15,000~35,000ppm)。因此,煙氣帶出的“液漿水蒸汽”含有大量溶解顆粒。隨煙囪排出的“液漿水蒸氣”在空氣中漂浮,隨著其水分的蒸發(fā)完畢,其所含的溶解顆粒將以極其細微的顆粒(含PM2.5)漂浮于大氣中,極難沉降,這將大大加重細微顆粒的大氣污染,被認為是構成“霧霾”的重要成因之一。美國國家環(huán)保局(EPA)對“受外界條件刺激飛濺蒸發(fā)”的工業(yè)用水中溶解顆粒含量有嚴格的限制。國內尚無此限制,也沒有以溶解顆粒(TDS)為控制參數(shù),定量研究溶解顆粒隨水蒸氣蒸發(fā)加重大氣細微顆粒污染的相關研究和報道。本發(fā)明在國內首次將石灰漿液和水蒸氣中的“溶解顆粒”與大氣細微顆粒的污染聯(lián)系在一起,加以捕集脫除。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濕法脫硫煙氣冷卻法脫除水蒸氣溶解顆粒裝置及方法,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上述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濕法脫硫煙氣冷卻法脫除水蒸氣溶解顆粒的裝置,包括:
本體;
入口,設置于所述本體上端;
導向區(qū),設置于所述本體內,與所述入口連通;
冷卻凝結區(qū),設置于所述本體內,與所述導向區(qū)連通;
擾動碰撞區(qū),設置于所述本體內,與所述冷卻凝結區(qū)連通;
集水區(qū),設置于所述本體內,與所述擾動碰撞區(qū)連通;
轉折分離區(qū),與所述本體呈預設角度A連接,與所述集水區(qū)連通;
出口,與所述轉折分離區(qū)連通。
進一步地,本發(fā)明所述的濕法脫硫煙氣冷卻法脫除水蒸氣溶解顆粒的裝置,還包括:
導向板,設置于所述導向區(qū)內。
進一步地,本發(fā)明所述的濕法脫硫煙氣冷卻法脫除水蒸氣溶解顆粒的裝置,還包括:
冷卻管,設置于所述冷卻凝結區(qū)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赫宸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赫宸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32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尾氣處理裝置及尾氣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汽車空氣粉塵凈化清新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