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短線匹配預制箱梁的臨時張拉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52395.6 | 申請日: | 2016-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51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明(設計)人: | 胡長兵;汪存書;鄒暉;陳禹;王磊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張云花 |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短線 匹配 預制 臨時 方法 | ||
1.一種短線匹配預制箱梁的臨時張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箱梁上預留剪力錐的預埋位置,使所述箱梁在澆筑后其預埋位置形成預埋孔,所述預埋孔由上自下為上大下小的第一圓臺孔、圓柱孔以及上小下大的第二圓臺孔構成,其中,所述第一圓臺孔直徑較小的底面直徑、所述圓柱孔的直徑以及所述第二圓臺孔直徑較小的頂面直徑相同;
步驟二、在所述預埋孔中插入剪力錐,所述剪力錐的插入部分的其中一側的上部形成有與所述第一圓臺孔弧度一致的弧形曲面第一凸塊,所述剪力錐上與所述第一凸塊相對的一側的下部形成有與所述第二圓臺孔弧度一致的弧形曲面第二凸塊,所述第一凸塊與所述第一圓臺孔貼合并相抵,所述第二凸塊與所述第二圓臺孔貼合并相抵;
步驟三、兩相鄰箱梁上的剪力錐伸出所述預埋孔的部分設有可供精軋螺紋鋼穿過的通孔,精軋螺紋鋼的兩端分別穿過兩相鄰箱梁上剪力錐的通孔,通過兩個穿心式千斤頂分別對所述精軋螺紋鋼的兩端進行臨時張拉,并用位于剪力錐外側的兩個螺帽分別緊固所述精軋螺紋鋼的兩端,使所述螺帽緊貼所述剪力錐,卸除所述穿心千斤頂,使精軋螺紋鋼配合螺帽錨固張拉兩相鄰箱梁上的剪力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線匹配預制箱梁的臨時張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所述預埋孔的形成方法為:
制作剪力錐預埋件,所述剪力錐預埋件由上預埋件和下預埋件構成,所述上預埋件為上大下小的圓臺結構,所述下預埋件為上部分為圓柱形、下部分為圓臺形的結構,所述下預埋件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為一體成型;其中,所述下預埋件為硬質泡沫制成;
在箱梁混凝土澆筑前預留所述剪力錐預埋件的預埋位置,在所述預埋位置設置螺旋箍筋,將所述剪力錐預埋件置于所述螺旋箍筋內并澆筑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移除所述上預埋件和所述下預埋件,所述箱梁上即形成所述預埋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線匹配預制箱梁的臨時張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塊高度低于所述預埋孔頂面的高度;所述第二凸塊靠近所述預埋孔的底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線匹配預制箱梁的臨時張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塊與所述第一圓臺孔的一部分曲面為無縫貼合;所述第二凸塊與所述第二圓臺孔的一部分曲面為無縫貼合。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短線匹配預制箱梁的臨時張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預埋件為尼龍材質。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線匹配預制箱梁的臨時張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錐的頂端設置有把手。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短線匹配預制箱梁的臨時張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預埋件和所述下預埋件接觸面采用卯榫結構固定,且所述上預埋件和所述下預埋件之間沿兩種縱向穿設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上端和下端分別通過螺帽與所述上預埋件、所述下預埋件固定,其中,所述下預埋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位于螺桿穿過的位置設置有環形鋼墊片。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線匹配預制箱梁的臨時張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錐為鋼材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239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