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榴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51415.8 | 申請日: | 2016-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83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俞飛飛;周軍永;郭新峰;孫其寶;郭新艷;陸麗娟;劉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10 | 分類號: | A01G17/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34113 | 代理人: | 楊晉弘 |
| 地址: | 230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榴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榴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由復數個單架和拉繩組成的專用架,并包括以下步驟:(1)將復數個單架按南北朝向設置設為一行,在相鄰單架的間隔區域內定植石榴;(2)第2年春季萌芽后,在中心干上端選留一個直立向上、生長健壯的新梢作為中心干延長頭培養;(3)第3年春季萌芽后,在第二層各主枝頂端選擇一個方位好的新梢作為主枝延長頭培養。本發明利用專用架對栽種在梯形壟面上的石榴枝條進行隔離和固定,對枝條長勢進行引導,能降低人工拉枝、扭梢、剪枝的成本;采用該專用架后,石榴座果率提高,裂果率降低,病害減輕,優質商品果增加,年年穩產豐產,極大提高了果農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榴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石榴原產于亞洲中部伊朗及其周邊地區,傳入我國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栽培;石榴喜陽光充足、干燥溫暖的氣候,喜肥、較耐寒、耐旱、耐瘠薄和怕水澇。
目前,石榴種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傳統的多主干自然開心形結構,該樹形結構的石榴露天生長,全樹共有3~4個主干,9~12個主枝,45~60個結果枝組,冠幅、樹高均控制在3.5~4米;該樹形基部主干多,上部枝條紊亂,通風透光差,病蟲害嚴重;該樹形容易上強下弱,結果枝主要著生在樹冠外部,平面結果,產量低,而且果實日灼現象嚴重,果實外觀、品質差;下部主干多且不整齊,無法采用小型機械進行施肥、打藥等。
另一種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單干開心形結構,該樹形結構的石榴露天生長,全樹有1個主干,3~4個主枝,6~8個結果枝組,樹高控制在2.5~3米;該樹形整齊,但產量低。
石榴枝條柔軟,且上面有針刺,上面兩種樹形結構都不能解決果實生長中,枝條隨風擺動造成的果實與枝條、果實與果實之間相互摩擦、碰撞,因此石榴表面經常有碰傷、刺傷,嚴重影響果實商品性;石榴花期如果陰雨連綿,不利于授粉,進而影響座果率和產量;石榴果實成熟期,如果突遇大雨或陰雨連綿,果實極易裂果,裂果率高的可達到70%以上,嚴重影響果實商品性和果農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石榴栽培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石榴栽培方法,包括專用架,專用架由復數個單架和拉繩組成;單架包括立柱、第一橫梁、第二橫梁、第三橫梁;
第一橫梁、第二橫梁、第三橫梁自下向上設置在立柱上;第一橫梁、第二橫梁、第三橫梁均與立柱十字相交且相互間隔設定的距離;
第一橫梁對稱設置2根第一斜撐與立柱連接;第二橫梁設置2根第二斜撐與立柱連接;
復數個單架排列成一行且行內各單架的間距相等;
拉繩包括第一層拉繩、第二層拉繩、第三層拉繩和第四層拉繩;
一行內相鄰單架的2根第一斜撐的中點通過拉繩連接構成第一層拉繩;
一行內相鄰單架的第二斜撐的中點通過拉繩連接構成第三層拉繩;
一行內相鄰單架的第一橫梁的兩端通過拉繩連接構成第二層拉繩;
一行內相鄰單架的第二橫梁的兩端通過拉繩連接構成第四層拉繩;
石榴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復數個單架按南北朝向設置設為一行,且行內相鄰單架的間距相等;在相鄰單架的間隔區域內定植石榴,將石榴定植后,在70~80cm處定干,萌芽后,主干50cm以下的萌芽及根蘗及時抹去,新梢長到40cm左右時,在樹干旁邊插一根直立的竹竿或木棍,選擇一個直立向上、生長健壯的新梢作為中心干,綁縛在竹竿上使其向上生長,其余新梢作為第一層主枝培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未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14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矮化果樹的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機收中稻保再生稻豐產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