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情景模式切換方法及移動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51414.3 | 申請日: | 2016-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779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伏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725 | 分類號: | 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黃威 |
| 地址: | 5238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情景模式 切換 方法 移動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情景模式切換方法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通信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動終端逐漸成了人們 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
目前,為提醒用戶接聽電話,大多數的移動終端一般采用鈴聲或振動作為 來電提醒方式,但是,在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例如,開會或周圍同事都在認 真工作時),電話鈴聲的響起往往會影響會場或工作環境的氣氛和大家的注意 力,而且,用戶在接聽電話前,持續的鈴聲也會浪費手機的功耗,此時,需要 用戶快速用多個手指夾住移動終端兩側,然后按壓音量鍵以進入靜音狀態,這 種靜音方法由于需要多個手指固定移動終端并按壓按鍵,操作比較繁瑣,處理 速度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情景模式切換方法及移動終端,以解決現有來 電鈴聲難以快速實現靜音狀態、操作繁瑣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情景模式切換方法,其包括:
在非靜音模式下,接收來電提示請求;
根據所述來電提示請求生成指紋掃描請求;
根據所述指紋掃描請求獲取用戶的指紋信息;
根據所述指紋信息控制移動終端切換成靜音模式。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指紋掃描請求獲取用戶的指紋信息的步驟具體包 括:
檢測所述移動終端的預設位置處是否有電流信號產生;
若有,則對所述預設位置處進行圖像掃描,以得到用戶的指紋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預設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預設按鍵或預設觸摸區域,所 述檢測所述移動終端的預設位置處是否有電流信號產生的步驟包括:
檢測所述預設按鍵是否被觸發,若被觸發,則生成電流信號;或者,
檢測所述預設觸摸區域是否有觸摸信號產生,若有,則根據所述觸摸信號 生成電流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指紋信息控制移動終端切換成靜音模式的步驟具 體包括:
將所述指紋信息與預設指紋進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則控制移動終端切換成靜音模式。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移動終端切換成靜音模式的步驟具體包括:
關閉移動終端的來電鈴聲。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移動終端,其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在非靜音模式下,接收來電提示請求;
生成模塊,用于根據所述來電提示請求生成指紋掃描請求;
獲取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指紋掃描請求獲取用戶的指紋信息;
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指紋信息控制移動終端切換成靜音模式。
進一步地,所述獲取模塊具體包括:
檢測子模塊,用于檢測所述移動終端的預設位置處是否有電流信號產生;
掃描子模塊,用于若有,則對所述預設位置處進行圖像掃描,以得到用戶 的指紋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預設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預設按鍵或預設觸摸區域,所 述檢測子模塊具體用于:
檢測所述預設按鍵是否被觸發,若被觸發,則生成電流信號;或者,
檢測所述預設觸摸區域是否有觸摸信號產生,若有,則根據所述觸摸信號 生成電流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塊具體包括:
匹配子模塊,用于將所述指紋信息與預設指紋進行匹配;
控制子模塊,用于若匹配成功,則控制移動終端切換成靜音模式。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子模塊具體用于:
關閉移動終端的來電鈴聲。
本發明所述的情景模式的切換方法及移動終端,當在非靜音模式下接收來 電提示請求時,通過根據該來電提示請求生成指紋掃描請求,并根據該指紋掃 描請求獲取用戶的指紋信息,之后,根據該指紋信息控制移動終端切換成靜音 模式,能在來電鈴聲響起時通過單個手指將鈴聲快速關閉,操作簡單,處理效 率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發明的技 術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顯而易見。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情景模式切換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手機的情景模式切換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14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