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相變顆粒骨料復合的裝配式輕質墻體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50328.0 | 申請日: | 2016-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92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陶祥令;朱科企;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B2/00 | 分類號: | E04B2/00;E04C2/288;E04C2/32;E04C2/38 |
| 代理公司: | 濟南鼎信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 地址: | 2211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相變 顆粒 骨料 復合 裝配式 墻體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相變顆粒骨料復合的裝配式輕質墻體,包括裝配式墻體(1),其特 征在于:所述裝配式墻體(1)包括發泡混凝土面板(4),所述發泡混凝土面板 (4)上設有墻體板肋(2),相鄰墻體板肋(2)之間設有半圓形的溝槽(9), 所述溝槽(9)沿裝配式墻體(1)長度方向設置,溝槽(9)內設有相變顆粒拌 合物(3),所述相變顆粒拌合物(3)包括相變多孔膨脹石墨顆粒(6)與輕質 骨料拌合物(7),墻體板肋(2)上方覆蓋有聚氨酯類面層(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相變顆粒骨料復合的裝配式墻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裝配式墻體(1)兩側面分別設有凸砌口(82)和凹砌口(81),所述凸砌 口(82)和凹砌口(81)沿裝配式墻體(1)長度方向設置,凸砌口(82)和凹 砌口(81)可相互配合形成企口(8)。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相變顆粒骨料復合的裝配式輕質墻體,其特征 在于:所述凸砌口(82)和凹砌口(81)均至少為兩個,多個凸砌口(82)和 凹砌口(81)在裝配式墻體(1)側面依次排列。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相變顆粒骨料復合的裝配式輕質墻體,其特征 在于:所述發泡混凝土面板(4)和墻體板肋(2)均采用廢混混凝土粉、輕質 骨料和水泥為主料拌合澆注定型。
5.一種相變顆粒骨料復合的裝配式輕質墻體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驟:
1)采用廢混凝土粉、輕質骨料和水泥為主料,2%~4%早強劑為輔料,拌合 澆筑定型形成發泡混凝土面板(4)和墻體板肋(2),常溫條件下保濕養護3天 以上,在墻體板肋(2)制備定型過程中預留若干半圓形溝槽(9);
2)制備相變多孔膨脹石墨顆粒(6):
A、將石墨采用濃度為3.5~4.6mol/L的氫氧化鉀溶液在室溫下浸泡,磁力攪 拌約12小時以上,拌合物靜置26小時以上,抽濾除去多余的氫氧化鉀浸泡液, 將處理后的石墨充填入氬氣包裹下,設置溫度800℃煅燒25小時,用濃度為3.6% 的鹽酸和蒸餾水洗滌3次,得到多孔石墨基體;
B、相變顆粒基料采用硬脂酸丁酯和多孔石墨基體混合物,兩者的質量比為: 液體硬脂酸丁酯65~80%、多孔石墨基體20~35%,經混合后設置溫度90℃恒溫 箱里30分鐘,取出后降至室溫;
C、采用相變材料(PCM)膠囊封裝技術制成粒徑小于14mm的顆粒,儲存 待用;
3)將相變多孔膨脹石墨顆粒(6)與輕質骨料拌合物(7)拌合后形成相變 顆粒拌合物(3)澆筑于墻體板肋(2)的半圓形溝槽(9)內,表面整平后常溫 條件養護48h以上;
4)待相變顆粒拌合物(3)固化成型后墻體表面進行噴涂聚氨酯泡沫類保 溫材料形成聚氨酯類面層(5),美觀定形后成為一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相變顆粒骨料復合的裝配式輕質墻體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發泡混凝土面板(4)和墻體板肋(2)制備定型過程中,在發泡 混凝土面板(4)兩側分別預留相互配合的凸砌口(82)和凹砌口(8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5032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字形加勁肋帶縫鋼板剪力墻
- 下一篇:外墻保溫系統及施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