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聚三亞甲基碳酸酯與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改進聚乙烯醇膜耐水性及柔順性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148921.1 | 申請日: | 2016-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85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朱國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87/00 | 分類號: | C08L87/00;C08J5/18;C08G8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亞 甲基 碳酸 聚乙烯 吡咯烷酮 改進 聚乙烯醇 耐水性 柔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聚乙烯醇膜耐水性及柔順性進行改進的方法,屬于聚合物薄膜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聚乙烯醇是一種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生物材料,聚乙烯醇膜可用作人造皮膚等,但聚乙烯醇膜親水性太強且較僵硬,缺乏較好的耐水性及柔順性,從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聚三亞甲基碳酸酯是具有優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柔順性。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生物材料,聚肽鏈段具有很好的疏水性,聚乙烯吡咯烷酮鏈段與聚乙烯醇鏈段有較好的共混性。先將聚三亞甲基碳酸酯鏈段引入聚乙烯醇鏈段形成聚乙烯醇-聚三亞甲基碳酸酯接枝共聚物,然后再將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聚乙烯醇-聚三亞甲基碳酸酯接枝共聚物形成共混物,制得改性聚乙烯醇膜,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聚乙烯醇膜的耐水性及柔順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及效果較好的對聚乙烯醇膜耐水性及柔順性進行改進的方法。其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聚三亞甲基碳酸酯與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改進聚乙烯醇膜耐水性及柔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膜中聚乙烯醇鏈段的分子量為82000~90000,聚三亞甲基碳酸酯鏈段的分子量為2200~3000,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為4500~5000;其改性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1)聚乙烯醇-聚三亞甲基碳酸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在干燥反應器內加入羧基封端的聚三亞甲基碳酸酯單十二烷基醚、溶劑、縮合劑和聚乙烯醇,惰性氣氛下,于20~30℃攪拌反應2~4天,終止反應,通過過濾、透析、干燥,得到目標物;
2)聚三亞甲基碳酸酯與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的聚乙烯醇膜的制備:在干燥反應器內加入聚乙烯醇-聚三亞甲基碳酸酯接枝共聚物、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溶劑,惰性氣氛下,于46~52℃攪拌混合55~65分鐘后,用流延法成膜并干燥,得到目標物。
所述的一種用聚三亞甲基碳酸酯與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改進聚乙烯醇膜耐水性及柔順性的方法,步驟1)中,聚三亞甲基碳酸酯單十二烷基醚與聚乙烯醇的摩爾比為15~25:1。
所述的一種用聚三亞甲基碳酸酯與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改進聚乙烯醇膜耐水性及柔順性的方法,步驟1)中,縮合劑采用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N,N’-二異丙基碳二亞胺或3-乙基-1-(3-二甲氨丙基)碳二亞胺,縮合劑與聚乙烯醇的摩爾比為1.08~1.8:1,溶劑采用二甲基亞砜,反應物溶液濃度為5~15g:100ml。
所述的一種用聚三亞甲基碳酸酯與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改進聚乙烯醇膜耐水性及柔順性的方法,步驟2)中,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采用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二嵌段共聚物,聚肽采用聚(r-苯甲基-L-谷氨酸酯)、聚(r-乙基-L-谷氨酸酯)或聚(r-甲基-L-谷氨酸酯),聚肽與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重量比為90/10,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改性膜中的質量百分比為2~3%,溶劑采用二甲基亞砜,混合物溶液濃度為25~30g:100ml。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為:
1、所述的聚三亞甲基碳酸酯與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改進聚乙烯醇膜耐水性及柔順性的方法,采用酯化反應和共混兩種手段,操作簡單、易于掌握;
2、所述的聚乙烯醇改性膜耐水性及柔順性有了較大的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聚乙烯醇-聚三亞甲基碳酸酯接枝共聚物的制備
在干燥反應器加入21克聚乙烯醇(分子量為82000)和10.3克羧基封端的聚三亞甲基碳酸酯單十二烷基醚(分子量為2200),加入300ml二甲基亞砜,再加入0.065克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惰性氣氛下,于20℃攪拌反應2天,終止反應,通過過濾、透析、干燥,得到目標物;
2)聚三亞甲基碳酸酯與聚肽-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的聚乙烯醇膜的制備
在干燥反應器內加入10.2克聚乙烯醇-聚三亞甲基碳酸酯接枝共聚物和37ml二甲基亞砜溶劑,另加入占改性膜總重量2%的聚(r-苯甲基-L-谷氨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為4500),惰性氣氛下,于46℃攪拌混合55分鐘,用流延法成膜,在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目標物。
經測試:本發明目標物與水的表面接觸角及其斷裂伸長率分別比改性前提高了12.5°和13.7%。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489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